基于此,保險法修訂案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第65條規定:“被保險人死亡后,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
(一)沒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無法確定的;
(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沒有其他受益人的;
(三)受益人依法喪失受益權或者放棄受益權,沒有其他受益人的。我們認為,保險法修訂案從立法角度明確了保險金與遺產法律關系,有助于厘清爭議,糾正誤區,并正確指導實踐。
一、明確區分保險金和遺產的法律性質。我們知道,遺產與保險金概念不同,法律性質迥異。保險法中的保險金是指保險事故發生后,保險人根據保險合同約定的方式、數額和標準,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賠償或者給付的金額。保險金因特別法律關系(保險合同)而產生,有特別受讓對象(被保險人、受益人)。而遺產,依照《繼承法》,是指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收入等7項。
現行保險法第64條規定,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的繼承人履行給付保險金義務。從條文邏輯上考察,存在幾個模糊之處,繼承人是受益人嗎?保險人給付的究竟是保險金還是遺產?這筆保險金是否需要交納遺產類稅?是否需要提前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和稅款?繼承人是法定繼承人還是遺囑繼承人?如果是法定繼承人,是第一順序繼承人還是全部繼承人?繼承人領取保險金需要履行那些手續?
保險法修訂案明確了在規定情形下,保險金為繼承法意義下的遺產性質,繼承人不是受益人,并明確保險人需要按照繼承法規定的給付方式和要求履行給付義務。
二、明確遺產處理適用法律標準,防止法律沖突。依照現行的保險法規定,保險金成為遺產后的處理方式是,保險人直接將保險金給付繼承人。但是,我們知道,遺產繼承是很復雜的過程,涉及的關系人包括死亡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債權人等,《繼承法》第四章專章就遺產處理進行規定,作為遺產的保險金究竟最后給誰,需要按照遺產處理的現實來決定,如此,就產生了保險法和繼承法的沖突,讓保險實踐左右為難。保險法修訂案給出了答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干股需要承擔虧損嗎
2021-03-02合同終止的條件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2021-03-25老賴拘留15天后怎么辦
2021-03-2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法院如何強制執行
2020-12-28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家庭財產保險不承保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22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海上貨運保險利益案例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