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加規定贈與目的落空時的撤銷權
目的性贈與是指為了幫助受贈人達到某一具體目的而進行贈與。目的性贈與中,贈與人要求受贈人將其所贈與財產用于特定的目的,如果受贈人不按贈與人要求的特定目的使用或者按贈與人要求的特定目的使用后尚有剩余時,贈與人能否行使撤銷權的問題,我國合同法沒有具體規定。有學者認為,目的性贈與合同適用贈與合同的一般規定,即在贈與財產交付之后,除有法定原因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但筆者認為,從感情和道德因素是贈與合同存在的基礎,如果受贈人沒有將受贈的財物用于特定的目的,這對贈與人無疑是一種欺騙和不尊重,至少也是與贈與人贈與財物的初衷相違背的,而且這種現象也不利于提高人們捐贈的積極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應賦予贈與人以撤銷的權利。
(二)附義務贈與的撤銷權應受到限制
我國合同法在附義務的贈與合同中只是規定了贈與人應當在附義務的范圍內對贈與的財物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瑕疵擔保義務,但并沒有規定贈與人在這種情況下的撤銷權應否受到限制。有學者認為,除法律規定不得撤銷以外,贈與人可行使撤銷權,但必須承擔違約責任,受贈人可以在所履行義務的范圍內請求賠償,因為在此范圍內贈與雙方形成對價關系。筆者認為在附義務的贈與中,受贈人并非純獲利益者,他還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雖然這種代價并非贈與合同的對價,但和受贈人純獲利益的贈與相比,它已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單務合同,由于贈與人在兩種情況下的責任和付出不同,所以法律對附義務的贈與合同和純獲利益的贈與合同應區別對待。在附義務的贈與合同中贈與人的撤銷權要受到相應的限制。在受贈人已經履行全部義務的情況下,贈與人不應再享有撤銷權;在贈與人部分履行義務的情況下,贈與人只能在未履行義務的范圍內行使撤銷權。
(三)賦予贈與人窮困狀態下的撤銷權
《合同法》第195條規定:“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本條規定實際上賦予了贈與人在窮困狀態下的不履行權。本來根據誠實信用的原則,贈與合同在基于雙方的合意成立以后,就具有約束贈與人的效力,無論其財產發生何種變化,都應當依約履行。但是由于贈與合同畢竟具有不同于一般雙務合同的單務性,依“舍己為人”的道德準則作為對常人的要求畢竟過高。因此,在贈與人的財產狀況惡化之時,法律本著人之常情,賦予贈與人在窮困之際的不履行權以使贈與人先行自謀,而后謀人。由此可見,贈與人的窮困之際的不履行權實際上是同情弱者的一種道德化之規定。但僅僅賦予贈與人以窮困抗辯權,似乎還不足以維護贈與人的利益,因為贈與人還不能夠要求返還財產。可是實際情況往往是贈與人陷于窘境,經濟極其惡化,難以維持生計,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停止履行贈與義務,也不能幫助他擺脫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出于公平公正的精神和人道主義的考慮,可以賦予贈與人享有撤銷權,只有這樣才能使贈與人請求受贈人返還財產,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贈與人的生活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批準征用土地罪構成要件及處罰
2020-12-11沒結成婚怎樣證明一方出資進行裝修房產
2021-03-20兩個公司合并怎么處理債務
2021-01-24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如何轉移婚內財產,轉移婚內財產有效嗎
2020-11-11哪些遺產可以繼承?
2020-11-14工傷能要求賠償贍養費嗎
2020-11-08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房地產開發轉讓手續應該如何辦理
2020-11-13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禁止哪些行為
2021-01-19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土地轉讓協議究竟有沒有效
2021-03-10新農村建設只能是給安置房嗎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