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品收購站買賣贓物牟利構成何種犯罪
被告人蘭*瑞自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間先后竄至本村劉*海家小賣部、城內乙街某水泥制品廠等地共實施盜竊26起,先后盜竊現金、香煙、照相機、自行車、變壓器、電纜線、金屬器具等物品,總價值124000元。被告人鄭*合(系一廢品收購站老板)為牟利,將其中兩臺變壓器以120元的價格收購(經鑒證價值610元);將其中35平方電纜線50余米以770元的價格收購(經鑒證價值5092元),并已將贓物高價出售。
廢品回收站構成何種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979年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條對本罪作了規定,罪名為窩贓、銷贓罪。1997年刑法增加了轉移、收購贓物的行為,罪名相應地改為窩藏、轉移、收購、銷售贓物罪。本罪為選擇性罪名,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窩藏、轉移、收購、銷售贓物其中一種行為,即構成本罪;實施兩種以上行為的,仍為一罪,不為數罪,不實行并罰。根據犯罪構成理論,本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司法機關對刑事犯罪的追究,同時也妨害了被害人對財產的追索權,犯罪對象是贓物;客觀方面表現為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行為;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即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可見,收購贓物罪和銷售贓物罪是一罪而非數罪,只是罪名不同。而區分不同罪名的關鍵是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即對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的贓物,在主觀上是想收購,還是想銷售;在客觀上是采取了收購行為,還是銷售行為。如果在主觀上是收購,同時也實施了收購行為,那么就應該定收購贓物罪;如果在主觀上是銷售,客觀上也實施了銷售行為,那么就應該定銷售贓物罪。
有專家對收購贓物的行為界定為“收買不特定贓物或者購買大量贓物”,而將銷售贓物的行為界定為“替本犯有償轉讓贓物”[見劉*琛主編《新刑法條文釋義(下)》,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1340頁]。該界定并沒有從根本上將收購贓物和銷售贓物的行為進行區分,容易使人產生誤解。筆者認為,區分收購與銷售的關鍵,是看主觀目的,收買贓物的目的是為使用的,不管是自用還是他用,都應是收購行為;收買贓物的目的是為牟利的,不管是替罪犯銷售贓物,還是自己低價買進、高價賣出,都應是銷售贓物行為。
本案中,被告人鄭*合的收買行為的目的是為牟利,而不是自用或者他用,因此法院認定其構成銷售贓物罪的定性是正確的。
很多廢品收購站的老板明知是贓物,為了牟利,還是選擇冒險回收,這里面的原因不僅是法盲,而且其中也抱有僥幸心理。但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廢品收購站也成為警察們查贓物的常去地。如果您有法律需求,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集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8不服專利復審決定的具體救濟怎么做
2021-01-10商標申請階段可否主張侵權
2020-11-17起訴離婚孩子撫養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1-01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法院達成調解會影響征信嗎
2020-11-09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