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憲法修改機構是哪個?
根據(jù)《憲法》第64條第1款的規(guī)定,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shù)通過。
憲法修改是指在憲法實施過程中,隨著社會現(xiàn)實的變化發(fā)展,出現(xiàn)憲法的內容與社會現(xiàn)實不相適應的時候,由有權機關依照憲法規(guī)定的程序刪除、增加或變更憲法內容的行為。
我國憲法修改要經(jīng)過的程序:
(一)提案
提案啟動憲法修改程序,標志著憲法修改的開始。提案由憲法規(guī)定的提案主體提出。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擁有提案權的主體有兩個:一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一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除此之外,任何政黨、社會團體、國家機關不得提出修憲動議,進行憲法修改。提案并不一定提出具體的修憲計劃,只是表明憲法內容應該修改以及修改的方向。
(二)審定
審定是指有權機關審查修憲提案的內容,對是否修改作出決定。如果否決修憲提案,則憲法修改程序不能繼續(xù)進行。理論上看,這一程序并非必要程序,而我國的憲法修改程序也沒有規(guī)定此程序。
(三)起草
憲法修改提案通過后,由指定或法定的國家機關對修憲提案所涉內容進行具體的擬定。這一過程明確憲法條文如何修改。在實踐中要注意貫徹公開、民主的原則,聽取社會各階層的意見,使草案獲得廣泛的民眾支持。
(四)議決
對于起草完畢的修改草案提交立法機關或全民進行表決,由其決定是否通過該草案,使其成為憲法修正案。各國憲法對議決都規(guī)定了比一般法律議決較嚴格的程序,我國憲法規(guī)定憲法修改草案的通過必須經(jīng)由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數(shù)同意。
(五)公布
公布是修改憲法的最后程序,也是必經(jīng)程序。未經(jīng)公布的憲法修正案不具有法律效力,公布一般是由法定公布機關通過法定方式使其為公眾知曉。
由此可知,對我國憲法有修改權利的機構只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其他機構是沒有權限的。憲法的修改是為了它能夠與社會現(xiàn)狀符合能更貼切。另外,在憲法貫徹實施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疑惑、誤會,這就需要有人來解釋,這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權利和義務,除此之外還有提案權。
國外修改憲法對世界可能有哪些影響?
修改憲法內容是主要有哪些?
全國兩會憲法修改的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上市具有哪些優(yōu)缺點
2021-02-10非法集資的手段有哪幾種
2020-11-18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補救
2021-02-13國內外的結婚程序
2021-03-06現(xiàn)在國家承認事實婚姻嗎
2021-01-03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zhí)行
2020-11-18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xù)存在
2020-12-28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在企業(yè)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yè)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yī)藥費嗎
2021-01-16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