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憲法的性質是什么?
1、憲法是階級力量對比的表現
憲法是階級斗爭的產物,由在階級斗爭中取得勝利、掌握國家權力的階級所制定,用以維護和鞏固本階級的政權,是這一階級的勝利成果。從憲法的階級實質來看,現代憲法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類型,即資產階級憲法和社會主義憲法。
2、憲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憲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資產階級憲法體現資產階級民主,社會主義憲法體現社會主義民主。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也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在本質上同普通法律一致。但因為它是根本法,又與普通法律有所不同,具有其特殊屬性,表現在下列4個方面。
憲法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國家生活的基本原則有的國家因此就把憲法稱為根本法或基本法。憲法除規定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的基本原則外,還規定國家政權機關組織和確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
由于憲法所規定的是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則和制度,憲法就成為立法機關進行日常立法活動的法律基礎。因而憲法又被稱為“母法”、“最高法”,普通法律則被稱為“子法”。但是憲法也只能規定立法原則,而不能代替普通立法。
二、憲法的地位
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保證。
1.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
3.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4.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
5.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
三、憲法作用
1.憲法保障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憲法促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建設。
3.憲法推動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4.憲法促進了我國人權事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屆、第四屆和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分別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頒布了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每一個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是需要有法律法規在規范國家和公民的各項行為,那么在憲法中也明確規定了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以及每一位公民的各項權利和義務,如果任何的公民做出了違法憲法的行為后,當事人也是一定會受到我國司法機關的制裁和處罰。
國外修改憲法對世界可能有哪些影響?
憲法修改的部分內容的建議有哪些意義?
憲法對國歌的保護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融資包含無形資產嗎
2020-11-28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連帶責任是否均可追償
2021-02-24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口頭協議沒證據怎么辦
2021-02-21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對被保險人是否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存在爭議引發保險糾紛怎么辦
2021-01-18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但已開發使用是否繳納土地使用稅
2020-12-16拆遷權益糾紛能否訴訟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