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賄罪屬于由國家工作人員構成的特殊犯罪,實踐中此罪通常表現為國家工作人員為接受他人的請托,從而手下對方的財物行為。那要是國家工作人員在別人行賄的時候沒收取財物呢,此時是否還構成受賄罪?接下來,律霸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答這個問題。
一、沒收取財物是否構成受賄罪
就目前而言,以非財產性利益的受賄行為屢見不鮮。它是指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非財產性利益,而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其中,非財產性利益主要包括:介紹職業、提職晉級、入黨入團、調換工作、授予榮譽稱號、提供性服務等。
非財產性利益能否成為受賄犯罪的對象,理論上有肯定與否定兩大觀點。但我們認為,非財產性利益能否成為受賄罪的犯罪對象,必須嚴格依照本法規定。據本條規定,作為受賄罪的犯罪對象,只能是財物。當前嚴格將賄賂限定于財物范圍之內,并以此來認定受賄罪,是符合本法規定的罪刑法定原則的,也是嚴格執法的需要。因此,我們主張,非財產性利益不能成為受賄犯罪對象。
二、如何區分單位受賄罪與受賄罪
認定本罪時,應正確區分單位受賄罪與受賄罪的界限。單位受賄罪也是通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來實施的,很容易與受賄罪相混淆。
兩者的區別主要有二:第一是單位受賄罪是在單位意志支配下,以單位名義實施的;受賄罪則是國家工作人員在自己個人意志支配下,為謀取私利而進行的。第二是單位受賄罪中的收受的他人財物,要歸單位整體所有,即直接責任人員的行為為單位帶來了非法利益;而受賄罪是收受的財物歸被受賄人個人非法占有。司法實踐中,單位的意志是由主要領導決定形成的,只要該領導者決定后實施的受賄行為是以單位名義進行的,并且非法利益也歸單位,就應認定為單位受賄罪。如果是單位成員(主要是領導)假借單位名義索取、收受他人財物,但把財物占為己有的,則應按個人受賄罪處理。
法律中規定受賄罪中的財物不僅包括了一般性的財物,還應當把非財產性利益包括在內。如此,要是國家工作人員沒收取財物或沒有接受對方的非財產性利益的話,那么這種情況下我們就不能認為構成受賄罪。若你對此還有疑問,請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受賄罪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么
?2017最新受賄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行賄受賄罪定罪認定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證過戶程序有哪些
2021-01-06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涉外婚姻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3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可以單獨簽訂試用期合同嗎
2021-01-15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交通肇事罪保險賠償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0-12-22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