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關于人們的義務由哪些?
公民的基本義務主要有: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利益;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等。
《憲法》第5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應履行的最根本的義務。在法律完備的法治國家,只要公民守法,也就等于公民履行了其他的憲法和法律的義務。法治國家必須以公民守法為條件,否則法治就失去了建立的可能。當然,公民守法是以公民的主人翁地位密切相關的,在多數居民受奴役的社會中,遵守法定義務是毫無意義的。保守國家秘密等規定是對守法義務的必要的補充,共同組成了我國社會秩序的基本要求。
二、憲法賦予公民哪些基本權利?
1、公民的平等權。即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包括了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即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
3、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正常的宗教活動受國家保護。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4、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任何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等。
5、公民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和取得賠償權。即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綜上所述,憲法和法律都對公民權利義務作出了規定,人們要履行的義務很多,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產,依法納稅,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等。在任何法治社會,人們享受權利就要付出義務。人們違反憲法精神,有違法犯罪活動的,自己要承擔法律后果。
憲法修改的部分內容的建議有哪些意義?
憲法原則和基本原則是什么?
憲法規定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殊侵權行為怎么規定
2021-03-02自己和房主簽的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5商標前綴后綴是否構成侵權
2021-01-02未成年人侵權監護人擔責嗎
2020-12-25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輕傷后精神損失怎么理賠
2021-01-29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理賠的近因原則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