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的憲法是成文法嗎?
成文法是“不成文法”的對稱。國家機關依立法程序制定的、以規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法。我國的憲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都是成文法。成文法是經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并以法律條文作為表現形式的法律的總稱。成文法又稱為制定法。成文法最高的以及最完善的形態是法典。
成文憲法是成文法典中的一類,是指在一個國家中用名稱為憲法的成文法典來表現的各種具有憲法效力的法律規范,凡將國家基本組織、人民權利義務以一套法律文書形式表達的憲法,如美國等絕大多數國家;它也是一種具有統一發電形勢的憲法,有時也叫文書憲法或制定憲法,其最顯著特征是在于法律文件上既明確表述為憲法,又大多冠以國名。
二、公布成文法的歷史意義
公布成文法的活動是對舊的法律觀念、法律制度以及社會秩序的一種否定,打破了“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信條,結束了法律的秘密狀態,使法律制度逐步具有客觀性和規范性,走向公開化,開創了古代法制建設的新紀元,是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標志。
公布成文法的活動在客觀上為封建制度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條件,有利于新興地主階級將改革的成果通過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為各種新型的社會關系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春秋時期的公布成文法活動,為戰國及其后封建法律的發展與完善積累了經驗。
三、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區別
按照法律的創制和表達形式的不同,法律可以分為成文法與不成文法。成文法是指由特定國家機關制定頒布,以不同等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形式表現出來的法律規范,故又稱“制定法”。不成文法是由國家機關以一定形式認可其法律效力,但不表現為成文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形式的法律規范,一般是指習慣法。不成文法主要為習慣法,成文法是以條文形式表現的法,而不僅僅為以文字形式表達。在法律發展的早期,作為不成文法的習慣法是重要的甚至是最主要的正式法律淵源;既使在當代中國,習慣法在某些情況下也是正式的法律淵源。中國是實行成文法的國家,但是也有習慣法,存在不成文法。
1787年制定的美國聯邦憲法,也稱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我國的第一部成文憲法誕生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稱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大法,規定擁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憲法規定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
憲法修改的部分內容的建議有哪些意義?
2020全國兩會憲法修改的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2-01法律顧問代理案件需要另收費嗎
2021-01-10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和欠款利息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8監護權轉移委托怎么進行公證
2021-02-05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商業銀行是否需要公布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
2021-02-09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