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案偵查沒采取強制措施是否合理?
立案偵查沒采取強制措施是合理的,因為采取強制措施需要有證據才行,立案偵查不代表已經有犯罪證據了。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82條規定,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機關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二、刑事案件偵查階段的強制措施有哪些?
(一)拘傳
(二)取保候審
(三)監視居住
(四)刑事拘留
(五)逮捕
三、關于立案偵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
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新《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七十五條規定“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后,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
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并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
其實刑事案件偵查階段的強制措施是比較多的,公安機關的辦案流程是法定的,而不是由報案人指揮的,公安機關不可能只憑報案人的口頭之詞,就隨便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刑事拘留或逮捕,滿足什么條件才能采取強制措施,這都有嚴格的條件限制。
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的條件是怎樣的
立案偵查原則有哪些
立案偵查是什么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1-03-10公證書一般幾天能拿到
2021-01-20銀行帳號被法院凍結結案后法官不解凍怎么辦
2021-03-08事實婚姻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0-11-24被拘留15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22合伙終結合后伙人能否要求返還股金呢
2021-03-08電動自行車逆行被摩托車撞了是哪方的責任
2021-03-08監視居住轉刑拘的條件
2021-02-20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