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針對個體嗎?
侵占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
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
本罪的犯罪對象為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和埋藏物。所謂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即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是指通過他人委托或依照契約或有關規定而為他人收藏、管理的財物,所謂他人的遺忘物,是指出于自己的本意,本應帶走卻因遺忘沒有帶走的財物,如買東西將物品忘在柜臺上,到他人家里玩將東西遺忘在人家家里,乘坐出租車把財物遺忘在車里等。應當提出,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后者是失主丟失的財物,失去對財物的控制時間相對較長,一般也不知道丟失的時間和地點,拾撿者一般不知道也難以找到丟失之人。而遺忘物,則是剛剛、暫時遺忘之物,遺忘者對之失去的控制時間相對較短,一般會很快回想起來遺忘的時間與地點,回來尋找,而拾揀者一般也知道遺忘者是誰。遺忘物也不同于遺棄物,后者則是所有人或保管者不再需要而基于自己的意志加以處分而拋棄的財物。所謂埋藏物,是指為隱藏而埋于地下之物,如埋在自己院子里的錢財、埋在墳墓中的珠寶等。埋藏物不同于地下的文物,后者年代久遠,具有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一般應屬于國家所有??傊?,無論是代為保管之物還是遺忘物以及埋藏物都必須是他人的財物。所謂他人,在這里僅指公民個人,不包括國家或單位。國家、單位之物基于委托或其他原因而由他人代管的,行為人如果非法占為己有,則應構成貪污罪或者職務侵占罪,他人遺忘的財物,財物的所有權雖然可能是國家或單位的,但遺忘行為僅是個人行為,其應對遺忘之物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從本質上講,仍屬于遺忘者個人之物。至于埋藏物,國家和單位一般不會為了隱藏而埋于地,因此,不會存在本罪意義上的埋藏物。至于這些財物的表現形式,則可多種多樣,既可以是動產,又可以是不動產;既可以是有形物,又可以是無形物;既可以是合法之物,又可以是違禁品、贓物;等等。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侵占罪是否只針對個體的相關法律知識,侵占罪是個人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犯罪行為,而侵占罪的客體既可以是有形物也可以是無形的。如果大家對這方面還有什么疑問,歡迎來律霸網找專業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租賃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6宋**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2-09出資未到位股權收益如何確認
2021-03-16軟件著作權對評職稱有用嗎
2020-12-08冒用商標怎么處置
2021-03-10交通事故起訴起始時間是什么
2020-11-23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多長時間
2021-01-15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指定管轄是指什么
2020-11-13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五險一金糾紛的處理規則是什么
2021-03-07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