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為避讓行人撞上電桿如何處理:屬于緊急避險,由引起險情的人承擔賠償責任
緊急避險的法律含義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免受更大的損害,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以犧牲較小的合法利益來保全較大利益的行為。
《民法通則》第129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本條將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改為“適當補償”,此用語更為嚴謹。因為自然原因造成的損害,缺乏一般侵權行為的違法性,不應承擔民事責任,而用“適當補償”比較貼切。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在司法實務中難以把握,本條在民法通則的基礎上,加上“措施不當”之后,便使得本條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是公平責任的具體體現。
具體原因在于:
其一,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行為本身是由于自然原因構成的不可抗力而引起的,不具有違法性;而不可抗力是侵權責任的免除事由。既然是免除責任而不是減輕責任,避險人當然完全不用承擔民事責任。
其二,依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承擔適當民事責任”的情況,應當屬于侵權行為過程中存在“減輕事由”的情況,因此,“承擔適當民事責任”的提法并不合乎法理。而由于“給予補償”的原因并不要求以行為具有違法性為前提,因此,“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的表述更加準確。
如果險情是由人為原因引起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引起險情的發生是由于引起險情發生人在主觀上存在過錯,因此,對由此引發的損害應當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引起險情的人可以是避險人、受益人、受害人或者第三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賠不起怎么辦
2021-02-26新三板股權投資協議
2021-01-29農村土地互換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7無期徒刑怎么算立功
2020-12-14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勞動關系轉移單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1-03-24銀監會非法集資的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0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