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詐騙罪如何認定共犯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1、詐騙罪的犯罪主體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所以詐騙罪的共犯必須是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2、詐騙罪中犯罪嫌疑人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那么共犯也是為了非法占有公私財務,故意實施犯罪行為。
3、詐騙罪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那么詐騙罪的共犯實施了詐騙行為騙取了數額較大的公私財務。
二、共同犯罪的構成特征
構成共同犯罪,必須具備如下要件:
(一)主體要件
共同犯罪的主體必須是二人以上,具體來講,可以分為下列三種情形:
1.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構成的共同犯罪。這種自然人共同犯罪,要求各犯罪人都必須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
2.兩個以上的單位構成的共同犯罪,即刑法理論中所謂的單位共同犯罪。
3.有責任能力的自然人與單位構成的共同犯罪,這在刑法理論中通常謂之自然人與單位共同犯罪。
(二)客觀要件
共同犯罪的客觀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行為。所謂共同犯罪行為,是指各犯罪人為追求同一危害社會結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實施的相互關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為。在發生危害結果時,其行為均與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這種共同行為就其表現形式而言,可以分為三種情形:
1.共同作為、共同不作為、作為與不作為的結合。共同作為,即各共同犯罪人均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而構成共同犯罪,比如甲、乙二人共同將丙殺死,共同不作為,即各共同犯罪人均未履行應當履行的義務而構成的共同犯罪,比如兒子、兒媳共同遺棄年邁無獨立生活能力的父母。作為與不作為的結合,即共同犯罪人中有人系作為行為,有人系不作為行為,例如:鐵道養護工甲與乙事先合謀破壞鐵路設施,在乙實施破壞作為時,甲佯裝熟睡,不履行其職責。
2.共同直接實施犯罪。在這種場合中,共同犯罪人沒有分工,均直接實施犯罪的實行行為。
3.存在分工的共同犯罪行為。具體表現為有組織行為、教唆行為、實行行為和幫助行為。在這種場合中,各人的行為形成有機的整體。
(三)主觀要件
共同犯罪的主觀要件,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謂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過意思聯絡,認識到他們的共同犯罪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決意參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狀態。其特征是:
1.共同的認識因素,包括三個方面的要素:一是認識到不是自己一個人單獨實施犯罪,而是與他人互相配合共同實施犯罪,二是不僅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產生某種危害結果,而且也認識到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為也會引起某種危害結果;三是各共同犯罪人都預見到共同犯罪行為與共同犯罪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2.共同的意志因素。其中,共同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是共同直接故意;共同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是共同間接故意,在個別情況下也可能表現為有的基于希望,有的則是放任。
詐騙罪共犯的認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如同時犯就不是共犯,共同故意的內容不同也不能算共犯。所以,共犯行為是否構成詐騙罪,小編建議登錄律霸網咨詢律師,豐富的實戰經驗會給您好的建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交答辯書法院能繼續審理案件嗎
2020-12-22公司法關于分紅的規定是什么
2021-01-17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家庭冷暴力
2021-03-05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無效的事由有哪些
2021-01-30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未征收的土地出讓如何處理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