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紹】
一男子謊稱能幫忙買車,與他人簽訂購車合同,以此騙得26萬余元,后攜帶贓款到澳門賭博,全部揮霍。日前,該男子已因合同詐騙罪被西青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并處罰金30萬元。
2015年2月至3月間,本市無業男青年孟某在西青區一家汽車銷售4S店內,謊稱能夠幫助前去購車的禹某、張某夫婦購買東風日產奇駿轎車,與二人簽訂了購車合同,先后騙取禹某夫婦購車款共計26萬余元。后孟某帶著這筆款項到澳門賭博,全部揮霍。經被害人報案,公安機關于2015年3月16日將孟某抓獲。
【以案說法】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在簽訂、履行合同中,采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目前,合同詐騙犯罪已經成為經濟領域中一種突出的犯罪形式,它嚴重地威脅著社會主義經濟秩序,干擾和影響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給國家、企業、個體經營者造成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可以定義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調整的以實現一定經濟利益為目的,能夠直接體現和影響市場經濟秩序的雙務合同。
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范圍包括買賣合同,加工承攬合同,倉儲合同,建設工程合同等債權合同,也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等物權合同,還包括合伙合同,聯營合同,承包合同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結婚有必要做雙認證嗎
2021-02-10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要多久
2021-01-25以公司盈余資產支付股權受讓款是否構成抽逃注冊資金
2021-02-24身體損害認定交警承擔費用嗎
2020-12-07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有哪些要求
2021-03-24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