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經常可以看到政府在征收土地,這時候農民們最常討論的就是征收土地補償款提留問題。同時,被征收土地的農民們雖然關注這個問題,但是對于他們來說,他們并不是非常了解這方面的法律規定。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征收土地補償款提留的比例以及與它相關的一些問題。
一、廣東省
《廣東省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各項補償費管理辦法》(2008年修正)
第六條土地補償費、依法應當支付給集體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有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主要用于發展集體生產和安排因土地被征收造成的多余勞動力的就業,也可部分用于不能就業人員的生活補助和公共福利事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侵占。
集體所有的土地征地各項補償費的使用和收益分配辦法,必須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過半數通過,報鄉級人民政府備案。
二、江蘇省
《江蘇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江蘇省人民政府令第93號)
第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但應當將不少于70%的農用地土地補償費支付給16周歲以上被征地農民。
安置補助費用于16周歲以下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補助和16周歲以上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歸其所有者所有。
三、福建省
《福建省實施辦法》(2012年修正)
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行使土地所有權的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但被征收的屬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或者自留地,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又未能調整其他數量和質量相當的土地給農民繼續承包經營的,應當將不少于百分之七十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有條件將土地補償費用于發展生產、解決農民生活出路的,可以在取得被征地農民同意后,統一安排使用。可以調整其他土地給被征地農民,但質量和數量不相當的,土地補償費的分配比例由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與被征地農民協商確定。
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依照前款規定取得的土地補償費應當設立專戶管理,用于發展生產、安排多余勞動力以及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補助。
土地補償費的使用管理辦法應當由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表決確定,收支情況至少每六個月公布一次,接受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監督。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截留、挪用、侵占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使用土地補償費。
四、湖南省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監督管理的通知》(湘政辦發〔2008〕15號)
1、明確征地補償費的性質和征地補償的分配范圍及分配辦法
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是對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失地的補償。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屬于集體資金,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屬于所有者所有,不應與財政資金混同管理和使用。征地補償費要按照公正合理的原則進行分配。農村集體土地被征收后,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調整承包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在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統一分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能調整承包地給被征地農民,也沒有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安置的,必須將不少于75%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被征地農民如不需要統一安置,安置補助費全部發放給被征地農民。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土地被全部征收,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撤銷建制的,土地補償費應全部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撤村建居”時,在集體資產處置前,被征地農民繼續享有原集體資產的分配權益。要嚴格規范征地和補償行為,不得降低國家和省規定的補償標準,不得貪污、截留、挪用、擠占應當支付給農民的各項費用。按照規定留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補償費屬農民集體資產,應當納入公積金或公益金,嚴格管理,首先應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支出,其次可以用于發展生產、增加積累、集體福利、公益事業等方面,不得用于發放干部報酬、支付招待費用等非生產性開支。
《益陽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資陽區赫山區征地補償標準的通知》(益政發〔2013〕13號)
2、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集體土地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監督管理的通知》(湘政辦發〔2008〕15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有關補償標準的通知》(益政發〔2008〕2號)文件的要求,按照征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原則分配征地補償費。農村集體土地被征收后,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調整承包土地的,征地補償費在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統一分配;農村集體組織不能調整承包土地給被征地農民,也未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安置的,必須將不少于87.5%的征地補償款支付給被征地農民;土地被全部征收,且農村集體組織撤銷建制的,征地補償費應全部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撤村建居”時,在集體資產處置前,被征地農民繼續享有原集體資產的分配權益。嚴格規范征地和補償行為,不得降低國家、省和市規定的補償標準,確保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征地補償費。
按照規定留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征地補償費屬于農民集體資產,應當納入公積金或公益金進行嚴格管理,首先應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支出,其次可以用于發展生產、增加積累、集體福利和公益事業等方面,不得用于發放干部報酬、支付招待費用等非生產性開支。
因為每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當地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地方都有自己關于征收土地補償款提留的政策,在這里小編例舉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省份的政策,如果大家在這方面遇到了困惑,建議那個時候向律師進行咨詢,律師會根據當地政策結合具體情況提供專業的意見。
?最新湖南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改制需要通知員工嗎
2020-12-31資產強制執行是否需要公證
2021-01-22分公司注冊手續有哪些
2020-12-27連帶責任人是否當然享有追償權
2020-11-28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交通事故之后申請傷殘鑒定有哪些必要的步驟
2020-11-14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夏季有車族發生有哪幾種情況,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