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逃罪的概念及處罰是什么
脫逃罪,是指依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從羈押和改造場所逃走的行為。
脫逃罪的處罰
第三百一十六條【脫逃罪;劫奪被押解人員罪】依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脫逃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劫奪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脫逃罪的構成特征
1、犯罪客體
本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司法機關的正常管理秩序,接受司法機關依法對其所采取羈押、監管,是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罪犯必須遵守的義務。
2、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逃離羈押、改造場所。羈押場所主要是指看守所。改造場所主要指監獄、勞動改造管教隊、少年犯管教所等。另外,押解犯罪分子的路途中,也應視為監管場所范圍。
3、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必須是依照本法與刑事訴訟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4、犯罪主體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行為人脫逃的目的是逃避羈押與刑罰的處罰。
脫逃罪的主體有哪些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必須是依照本法與刑事訴訟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即:
一是依法被拘留、被逮捕的未決犯;
二是已被判處拘役以上刑罰,正在勞改機關服刑的已決犯。只有上述兩種人才能成為本罪主體。
被行政拘留或勞動教養的人逃跑的,不構成本罪。被錯抓、錯判的人,獨立實施脫逃行為的,不構成本罪。但可以以參與其他人脫逃行為的方式構成本罪。
脫逃罪應該怎么認定
區分脫逃罪的既遂與未遂的界限。行為人實施脫逃的目的在于逃離羈押或者改造場所,以達到逃避關押、改造的目的。因此,脫逃行為是否得逞,主要應看行為人是否逃出了羈押、改造場所,是否擺脫了看管人員的控制,已經逃離羈押或改造場所的范圍,擺脫了看守人員監視控制的,就是脫逃既遂;實施脫逃,如果在羈押改造場所內被發現,或者雖然逃出了羈押改造場所的范圍,但在看守人員直接監視下被抓回的,是脫逃未遂。
區別既遂與未遂,是裁量刑罰的一個依據。如果查明行為人脫離勞改場所,確實是偷干其他的事情,并無脫逃意圖的,如在農田勞動的犯人,晚間溜出勞改場所,去偷附近農民種植的瓜果等,不宜作為脫逃罪論處,可視其情節給予紀律或者其他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脫逃罪的概念以及處罰規定”問題進行的解答,脫逃罪是指罪犯從監獄逃走的一種犯罪行為,侵犯的是我國監獄管理缺席,可對脫逃者處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訴訟時效有什么規定
2021-01-28股權融資包含無形資產嗎
2020-11-28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原產地標記如何認證
2020-12-31商標申請階段可否主張侵權
2020-11-17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哪些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負擔
2021-02-13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土地出讓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7企業土地如何轉讓
2020-12-16土地轉讓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