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市化的發展,城市規模逐漸擴大,農村大量土地被征用,土地減少而引發的“征地補償費”的相關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那么,征地補償款該歸誰?如何才能更合理的進行土地分配管理,律霸為您解答。
征地補償款該歸誰: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其中,土地補償費針對被征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針對被征土地上的附著物,安置補助費針對失地農民。前二項對象為物,系對物因征地受到的損失的補償,基于損失與補償的法律因果。后一項對象為人,系對征地后失地農民的勞力安置,該項是基于法律強制性規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對這些補償費的權屬亦作出規定,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一、土地補償費歸村集體所有。村集體作為抽象主體,象征性擁有所屬成員的集體土地所有權,依照法理,在村集體失去其所有土地時,理所當然擁有該土地征用后的所有征地補償費。對該征地補償費的具體處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九條規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村民委員會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從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村集體有權以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的形式,決定征地補償費的分配和使用,村集體可以將該集體收入用于開辦集體企業,發展公益建設,可以分配到各戶,可以分配給被征用承包經營土地的村民。而村集體依法對其所有征地補償款作出的處理,應承認其合法性。若村集體將征地補償費進行分配,則該部分征地補償費權屬依法發生轉移,集體與成員間因分配決議而產生了權利義務關系。
二、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用地者在征地中,因其征地致使他人可預得收入的減少,從而造成權益損失,理應對該全部可預得收入予以補償,此補償性質同于經濟上的權利義務平等原理。該處的“他人”指該被征用土地的承包經營者,包括已轉包經營者。村民的該項所得,是其財產損失的金錢補償,故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同于村民的其他財產,性質上并不具有其他特殊的含義。實際中,用地者在預算出其三大補償費金額后,將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連同其他費用一并支付與村集體,由村集體再行處理。因貨幣所有權隨占有而轉移,此時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由村集體占有控制,村民并不擁有該費的所有權,其與村集體形成法律上的債權債務關系,村集體作為享有青苗補償費的村民的債務人,必須將該費返還村民,村民亦可向村集體行使給付請求權。
三、對于安置補償費的歸屬,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安置補助費俗稱“勞力安置”,是對具有勞動能力而失去勞動對象的農民的生活安置,具有很強的人身性,但安置補助費的金額多寡、支付標準并不受被征土地多寡因素影響,其標準更多地考慮受安置農民個體因素。
所以綜上所述,征地補償費是因國家征用土地對土地所有者在土地上的投入和收益造成損失的補償。補償款的受益人是土地所有權人。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土地征用將會是一個熱議的話題。希望法律賦予農民的基本權益能得到的尊重。 具體應給多少補償費,法院會根據具體案情作出公平公正的判決。以上就是對“征地補償款該歸誰”的解答,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淮安律師!
征地補償拆遷程序是怎樣的
征地補償安置有什么原則
征地補償費分配辦法具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訴轉自訴案件是什么意思,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24婚姻的人身效力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公司減資退股需要簽訂協議嗎
2021-01-28仲裁以后還可以訴訟嗎
2021-03-07行政官司律師費算誰的
2021-02-24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