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道路交通事故受到人身傷害,當然要適用該一年的訴訟時效規定,但是實務中許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后過比較嚴重,被害人往往還在住院或者還在治療過程中,時間已經超過一年,如果按照事故發生時作為時效起算點,許多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將不能得到保護,或者雖然能得到保護但是增加了法院訴累。實務中道路交通事故的處理一般會出現以下幾個時間節點,事故發生日、交警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治療終結之日。下面就逐一介紹。
1、事故發生日,如果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輕微,雙方能就事故責任達成一致意見,不需要交警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的,一般自事故發生日起起算一年訴訟時效。
2、交警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自交通事故發生之日起,輕微事故5日內;一般事故15日內;重大、特大事故20日內,必須作出責任認定。因交通事故情節復雜不能按期作出認定的,須報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準,按上述規定分別延長5日、15日、20日。事故發生后一般交警部門會在30日內制作《事故責任認定書》,自當事人收到《事故責任認定書》之日起,一年訴訟時效開始起算。《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不再要求交通事故必須要調解,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申請調解也可以單方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在交警部門處理交通事故過程中,有時也會進行調解,如調解不成交警部門會出具《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當事人自受到該終結書之日起,一年訴訟時效也可以開始起算。
3、治療終結之日。治療終結是一個醫學概念,在臨床醫學上一般認為損傷后病理變化經臨床治療后得到完全和部分恢復并維持穩定的時期算是治療終結。針對每一個具體的損傷,什么情形、什么時間屬于醫療終結,醫學上并沒有規定具體的時間,而法律上就更無規定了,因此,以治療終結之日起算時效期間,無法界定具體時間。實務中法院一般會以傷殘評定之日作為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之一。但是傷殘評定之日雖然以確定,但是有些受害人有內固定手術,在傷殘評定時尚未進行二次手術,訴訟時效又該如何確定?,實務中還存在以二次手術終結時間作為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的情況。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了訴訟時效的中斷,每一個時間節點的出現都是當事人主張權利的一種體現,訴訟時效中斷,時效重新計算。對于道路交通事故中出現的以上幾個時間節點,實務中一般以最后出現的時間節點作為訴訟時效起算的最終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2020-12-05如何討回回購房定金
2020-12-05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保險條款的法律規定怎么樣
2020-11-14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規則
2021-01-01人壽保險的除外責任
2021-02-22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1-02-25林地承包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12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14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在拆遷中如何確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31違建拆除的一定沒有補償嗎
2020-12-31違章建筑的拆遷流程是什么
2020-11-29農村宅基地征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