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人因為一些政策方面的需要拆除被拆遷人的房屋等等,則就需要對被拆遷人作出相應的補償,此時可以可以成為搬遷。那么大家知道搬遷補償的方式都有哪幾種嗎?律霸小編搜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
1、貨幣補償
貨幣補償是通過不同的法定依據由專業的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專業的估價,生成有據可循的多元組成的補償金額。以下介紹三種法定評估依據:
市場評估價: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價格,是由符合規定的專業估價機構,根據估價目的,遵循估價原則,按照估價程序,選用適宜的估價方法,并在綜合分析影響房地產價格因素的基礎上,對房地產在估價時點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進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動。
商品房交易均價:是指同區域、同類型普通住宅商品房交易平均價格,由相關部門每季度定期匯總測定并公布。
重置價:是指由估價機構采用估價時點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術,按估價時點的價格水平,判定出重新建造與估價對象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狀態的建筑物的正常價格。
上述三種價格都是拆遷補償的法定依據,但用途各有不同,在不同情形下分別適用。
2、產權置換
產權置換也被稱作產權調換,根據評估方法不同,有兩種置換方式。價值標準產權置換指的是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對被拆遷人房屋的產權價值進行評估,之后再以新建房屋的產權予以價值的等價置換。面積標準產權置換指的是以房屋建筑面積為基礎,在應安置面積內不結算差價的異地產權房屋調換。
產權置換分為兩種形式:
異地安置:是指由于開發商項目不涉及住宅或由于該地塊容積率原因,不能進行回遷安置,只能選擇在其他地塊上新建安置房,再通過產權的增減盡量以等價價值做到產權置換。
回遷安置:是指開發商拆遷重建項目能夠完成回遷安置,通過產權置換比例完成回遷安置。
附:目前我國各大城市在拆遷補償上都有設定人均最低面積,如上海人均最低面積為22㎡,所以拆遷安置。
3、結合型補償
顧名思義,這種補償方式就是指既給貨幣補償又給產權置換。
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與其他諸多客觀因素,導致房價和地價的虛高,因此造成了諸多不能夠單單用貨幣補償或者產權置換解決的問題,所以就出現了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
進行拆遷的必須要做好日后的安置工作,而拆遷的補償方式就是安置工作當中的一項。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拆遷補償方式主要分為三種,即貨幣補償、產權置換以及結合性補償。具體的內容大家可以從上文中進行詳細了解。
搬遷補償協議怎么寫
搬遷補償款什么時候到手
企業搬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合同不得超過幾年
2021-02-02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期限有哪些
2020-12-26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人壽保險的種類及保險責任
2020-12-28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公司拆遷補償安置申請書
2020-12-25逼迫簽了安置補償協議可以反悔嗎
2020-12-11全國各地對于拆遷中的公攤面積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