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搖撞騙罪騙什么東西?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規定,招搖撞騙罪是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非國家工作人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均可構成本罪。
二、與詐騙罪的界限
兩者都表現為欺騙行為,而且招搖撞騙罪也可以如詐騙罪那樣騙取財物,因而容易混淆。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侵害的客體不同。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僅限于公私財產權利。
(2)行為手段不同。招搖撞騙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詐騙罪的手段并無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和方式進行。
(3)犯罪的主觀目的不同。詐騙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財物;而招搖撞騙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內容較詐騙罪的目的廣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占有。
(4)構成犯罪有無數額限制的不同。只有詐騙數額較大以上的公私財物的,才可構成詐騙罪;而法律對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罪的構成并無數額較大的要求,這是因為,這種犯罪未必一定表現為詐騙財物,而有可能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首先和集中地表現為由特定的犯罪手段所決定的對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的破壞。盡管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有上述區別,但在行為人冒充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去騙取財物的情況下,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兩個罪名,屬于想象競合犯。處理想象競合犯的案件應當按照從一重罪處的原則。
(5)犯罪目的的不同。
有關招搖撞騙罪的目的一般就是獲取非法利益,這也是與詐騙罪的犯罪事實認定區別之一,對于詐騙罪一般還可以存在其它的犯罪目的,具體情況下,對于只要存在招搖撞騙行為的,就可以認定為招搖撞騙罪,具體情況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
招搖撞騙罪是如何認定的
招搖撞騙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招搖撞騙罪的司法解釋有什么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5類情況,被舉報后村干部直接下崗!
2021-01-25輕微傷抓人有時間期限嗎
2020-11-15國有資產房屋允許對外出租嗎
2020-12-04終止租房合同須提前多久通知
2021-02-15工傷已經認定,但老板不愿意賠怎么辦
2021-02-18給別人做擔保算負債嗎
2021-03-10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