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管理規定有哪些?
1、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準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準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可見,我國將集體建設用地分為鄉鎮企業用地、村民住宅用地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用地。
2、只有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才能入市,而不是所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經營性建設用地,是指以純粹盈利為目的,進行相關建設的土地,正如我們前面所分析的,國有經營性建設用地包括“工業、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由此可見,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方面,只有鄉鎮企業用地才符合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性質,在符合一定條件下,才能入市。
3、宅基地排除在經營性建設用地之外。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宅基地具有福利性質,只能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才能申請,用于自住,不能建商業住房。也就是說,宅基地只能自用,而不能進行經營。另外,農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建在宅基地上的住房才是農民的私有財產,土地則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因此,農民不能將宅基地用于入市流轉。
國土資源部39號令《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第四條規定:工業、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以及同一宗地有兩個以上用地者的,應當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前款規定的工業用地包括倉儲用地,但不包括采礦用地。這一條款將工業、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并列,俗稱“五類經營性用地”。
無論是征地制度改革,還是產權交易制度改革、建立集體土地市場,其前提條件:
1、要完善農村集體土地產權制度,明確集體土地產權代表。為此,需核發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明確集體土地所有者代表、土地使用者,保護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權益;
2、量化土地資產,將土地資產量化到每一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真正體現農民個人的土地產權份額;
3、明確農民住房的私有產權,頒發房屋產權證,顯化農民對自己宅基地及住宅的財產處置權利和收益分配權利。
現在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針對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法律法規,就是說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方面的一些管理制度還是比較欠缺的。現如今的集體土地基本上都是在縣鄉鎮政府部門的配合之下使用的,但國家大體政策還是支持集體土地的流轉的。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村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書怎么寫,期限是多久?
農村集體土地租賃合同如何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護人員因公殉職如何認定
2021-01-07房產糾紛如何正確維權
2021-02-23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民事訴訟有哪些案件是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2021-02-17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核保
2021-02-02如何認定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效力
2021-01-25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
2021-02-27戶口已經轉出能否獲得林地補償呢
2021-02-12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公告公示嗎
2021-02-01城市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09安置房有哪幾類
2020-12-05北京通州公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