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的概念及其特征是什么
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從這一規(guī)定中可以看出,犯罪中止的特征如下:
(一)行為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
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xù)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fā)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
第一,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第二,中止行為既可以作為的形式實施,也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第三,中止行為以不發(fā)生犯罪結果為成立條件,但這種結果,是行為人主觀追求的和行為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三)犯罪中止必須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之外。
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fā)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四)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犯罪中止在有關問題的處理上需要滿足法律上的限定條件,否則自己的問題處理就會喪失法律上的支持,但是最為重要的就是自己合理的應對不同條件下,自己能否靈活的應對,這樣事情的處置就會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需要在方式上的選擇正確。
犯罪行為的發(fā)生不僅僅對他人造成威脅,同時對于國家的發(fā)展,社會的和諧都存在嚴重的影響,我們應該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公民,一起創(chuàng)建更加美好的社會做準備。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機關應當在事故發(fā)生后多久出具事故認定書
2021-03-01事故全責方死亡家屬能要求無責方賠償嗎
2021-02-07如何反家暴
2021-02-09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房屋債權糾紛查封無法過戶怎么辦
2021-01-22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yè)怎么辦
2020-12-13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qū)別
2021-02-23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發(fā)生車禍該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2021-01-05保險人履行給付義務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3保險中介是什么意思
2020-12-20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