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幾種?
土地使用權獲取方式主要有出讓、劃撥、轉讓三種方式。
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1、內涵: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2、出讓方式:招標、拍賣、掛牌、協議。
3、年限: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居住用地七十年,工業用地五十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四十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土地使用權范圍:
(1)供應商業、旅游、娛樂、工業用地和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以及有競爭要求的工業用地;
(2)其他土地供地計劃公布后一宗地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
(3)劃撥土地使用權改變用用途,《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或法律、法規、行政規定等明確應當收回土地使用權,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
(4)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或法律、法規、行政規定等明確應當收回土地使用權,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
(5)出讓土地使用權改變用途,《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或法律、法規、行政規定等明確應當收回土地使用權,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
(6)法律、法規、行政規定明確應當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其他情形。
(二)以協議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此方式目前基本不采用)
協議出讓,是指土地使用權的有意受讓人直接向國有土地的代表提出有償使用土地的愿望,由國有土地的代表與有意受讓人進行談判和切磋,協商出讓土地使用的有關事宜的一種出讓方式。它主要適用于工業項目、市政公益事業項目、非盈利項目及政府為調整經濟結構、實施產業政策而需要給予扶持、優惠的項目,采取此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于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以協議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沒有引入競爭機制,不具有公開性,人為因素較多,因此對這種方式要加以必要限制,以免造成不公平競爭、以權謀私及國有資產流失。
以不同的方式獲得的土地使用權,民事主體需要承擔的責任也是存在著差異的,同時公民可以獲得的權力也不同。土地使用權在獲得胡,不得隨意轉讓,為了避免與他人發生糾紛,在獲得初最好就到相關機關辦理登記等手續。
土地使用稅計算方法是什么
農村土地流轉糾紛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如何進行國有土地出讓,國有土地轉讓的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晚上擾民該向哪里投訴
2020-11-16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怎么界定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06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交通意外保險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2-12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保險經紀人經營業務是什么
2021-01-29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14強制拆遷補償款能否執行
2021-01-12拆遷商鋪房租怎么賠償
2020-11-26什么是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