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權法律規定概念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法律規定概念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土地使用權是外延比較大的概念,這里的土地包括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權。
二、相關內容拓展
根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記辦法》的相關規定,土地使用類型只有土地劃撥和土地出讓兩種形式。
1、劃撥土地使用權
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由此可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種基本形式。
(1)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
(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2、出讓土地使用權
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 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個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為表現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形式有三種,即協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
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批準權限,并依法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補償后,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變為國有土地的行為。土地征收指國家依據公共利益的理由,強制取得民事主體土地所有權的行為。我國土地征收的前提是為公共利益。
土地使用權法律概念在我國的相關法律中有著明確的解釋,土地使用權是使用土地有效的合法憑證,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使用憑證。在辦理土地使用權證的過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以及一系列的流程是可以提前到當地的他土地資源局詳細詢問,避免耽誤辦理的進度。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輛交通事故如何處理
2021-03-14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2020-11-26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在偵查階段刑事案件律師代理權限怎么規定
2021-01-08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