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詐騙罪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是出于故意,而此時需要由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的意圖才行,現實中對詐騙罪的非法占有進行認定,其實也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情,畢竟這屬于人的主觀心態,行為人很有可能找各種理由撒謊說自己并沒有非法占有的意圖。那究竟對詐騙罪的非法占有該怎么認定呢?下文中律霸小編就這個問題為你作詳細解答。
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影響到是否構成詐騙。因此,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常常是詐騙案件辯護的關鍵。在筆者辦理的數起詐騙案件中,筆者均是抓住這個關鍵實現辯護成功,為當事人爭取到無罪釋放。
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屬于主觀方面的內容,在司法實踐中采用推定的方式來認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在長沙召開的全國法院審理金融案件工作座談會上形成的會議紀要對金融犯罪案件中認定“非法占有目的”作了明確的規定,此規定雖然是針對金融詐騙案件,實際上對于普通詐騙和合同詐騙也可以參照適用。上述紀要規定:
根據司法實踐,對于行為人通過詐騙的方法非法獲取資金,造成數額較大資金不能歸還,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
(2)非法獲取資金后逃跑的;
(3)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的;
(4)使用騙取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5)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6)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資金、拒不返還的行為。但是,在處理具體案件的時候,對于有證據證明行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單純以財產不能歸還就按金融詐騙罪處罰。
在詐騙案件的辯護實務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應當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既要避免單純根據損失結果客觀歸罪,也不能僅憑被告人自己的供述,而應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認定時,必須堅持證據裁判原則,也就是必須有確實、充分的證據才可以認定,具體可以從以下三方考察:
一、證據能否證實行為人通過詐騙的方法非法獲取資金,造成數額較大資金不能歸還;
二、證據能否證實行為人存在上述紀要中羅列的7種情形;
三、是否在有證據證明行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詐騙罪屬于侵犯他人財產罪當中的一種,但此時與搶劫罪相比,肯定是沒有那么嚴重的,而與盜竊罪相比的話,此時往往是讓被害人心甘情愿的交出自己的財物。但不得不說,隨著現在高科技技術的發展,詐騙罪的表現形式也發生了變化,電信詐騙、網絡詐騙層出不窮,而我們只要加強自身的防范意識,才能更好的保護自身利益。
2020最新信用卡詐騙罪量刑標準
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信用證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
2020-11-23如果出讓土地拆遷有賠償嗎
2020-11-3034歲扶貧干部殉職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1-02-12童工死亡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1-23勞動仲裁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公司雇傭童工怎么處罰,雇傭童工罰款怎么罰
2021-01-13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遺贈撫養協議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08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運輸工具保險概述
2021-02-22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土地出讓金的是什么,土地出讓金的返還方式有哪些
2020-11-13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