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刑事犯罪,這種犯罪的類型和方式很多,充滿了迷惑性。我國刑法及有關司法解釋都對詐騙罪進行了明確規定。我國刑法中收錄了大量的罪名,包括詐騙罪、集資詐騙罪等。那么,刑法中的詐騙罪第幾條?下面我們通過刑法有關知識告訴大家。
一、在刑法中詐騙罪第幾條?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二、哪些詐騙行為會被加重處罰?
詐騙公私財物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標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三、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什么?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通過對上文的簡單了解,大家應該知道了刑法中的詐騙罪第幾條。按照刑法第226條件的規定,以非法目的,詐騙公私財產,金額達到三千元,即構成立案標準,公安機關應該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法院審理詐騙案件的時候,會重點根據詐騙金額、犯罪情節等因素做出量刑,目前最高刑罰是無期徒刑。
信用卡詐騙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合同詐騙的預防方法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名只簽單個姓氏有效力嗎
2021-02-19被撞做理療報銷嗎
2020-12-28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
2021-03-24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