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
原告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張某賠償其醫藥費等相關費用。
被告辯稱:其讓原告乘車完全是出于好意,其與原告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且其受到的損失是由第三人李某造成的,應由李某承擔責任。原告要求其承擔責任沒有法律依據,法院應予以駁回。
【審判】
法院經審理認為:張某準許夏某搭便車,雙方之間已形成好意同乘關系。在運輸途中張某與他人不法侵害致夏某受傷,應承擔侵權責任。但由于夏某屬于好意同乘者,明知貨車不宜載人而強烈要求搭乘車輛,本身也存在過錯,應適當減輕張某的民事責任。法院遂依法作出判決,在張某應承擔的一半事故賠償責任中,承擔70%的損害賠償責任,夏某自行承擔30%的責任。
【律師評析】
駕駛員李某承擔侵權責任已無疑義。本案的關鍵在于好意同乘者夏某是否能要求駕駛員張某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賠償的依據是合同之債還是侵權之債。
好意同乘也稱搭便車,是指運行人出于好意,無償的邀請或者允許他人搭乘自己的車。好意同乘中不包括有償的搭乘,在有償搭乘時,搭乘人與運行人之間達成了一個客運合同,運行人有義務將乘車人安全送往目的地,一旦發生事故造成損害,運行人應該對乘客承擔無過錯的違約責任,賠償損失。而好意同乘是無償的,不成立客運合同關系,屬于好意施惠關系。因此受害人夏某和駕駛員李某之間并沒有合同關系。
雖然好意同乘者與運行人雙方不存在合同關系,但根據《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車輛既為駕駛人員全面操控,駕駛人員當然應對車輛空間之內的人、物的安全負責。同時,此種駕駛員義務亦有其法律上的規定,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條就明確要求駕駛員按駕駛規則、交通規則操作車輛,這是駕駛員負有安全保障義務的法律根源。在本案中,交警部門已經認定張某與李某負同等事故責任,張某的行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其應當對夏某的損失承擔法律責任。但考慮到,本案夏某明知貨車不宜載人而強烈要求搭乘車輛,其本身也存在過錯,故應適當減輕張某的民事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公死亡單位不承認怎么辦
2021-02-12詐騙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立案嗎
2021-03-06著作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06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請求協助送達出庭傳票的,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19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廣西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1-22農村集體林地可以承包給個人嗎
2020-11-24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03“以租代征”和土地流轉有何不同農戶要如何甄別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