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的詐騙行為都會被立案偵查,只要行為人的詐騙行為達到一定程度,才會被我國偵查機關立案偵查,那么,詐騙罪的刑事立案標準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律霸小編馬上在下文為大家具體介紹。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
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設的罪名。
刑法第22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本罪既可以由個人實施,也可以由單位實施,因此,只要單位或者個人進行合同詐騙,騙取的財物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就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單位或者個人的刑事責任。
立案標準的第1種情形,“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以上”,應當立案追究。這主要是指個人實施刑法第224條規定的合同詐騙的五種情形之一,詐騙他人財物累計數額達到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立案標準的第2種情形,“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涉嫌下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
2.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
以上內容就是我們關于詐騙罪刑事立案標準是什么的法律解答,由上文可知,當個人詐騙公私財物達到五千以上,該人的行為就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你及時咨詢我們律霸,我們將盡快為您具體介紹相關內容。
合同詐騙罪管轄如何確定
怎樣構成詐騙罪,要件是什么
合同詐騙罪的定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施家暴需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6醫療事故適用什么責任原則,醫療事故誰來舉證
2021-03-19醫療事故灌腸灌漏了賠多少錢
2021-01-26公司股權轉讓后還可以變更解除嗎
2020-12-27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央視曝銀行卡黑市,銀行卡被盜怎么維權
2021-01-25出賣人將房屋贈與女兒怎么辦
2021-02-26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021-02-04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單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3-14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
2021-02-27土地承包與土地流轉有什么不同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