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遂的幫助犯不構成犯罪嗎?
構成犯罪的,對犯罪予以幫助的,一般構成共犯,即使是未遂,也構成犯罪。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而幫助犯在共同犯罪中是屬于從犯,如果犯罪未遂的,從犯可能會免于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幫助犯未遂是共犯嗎?
幫助行為并非犯罪構成要件行為,而是從屬于實行行為,其刑事責任的范圍與實行犯實旌的犯罪密切相關。俄羅斯有學者對非實行犯的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責任限度作了探討,認為“共同犯罪人的責任是獨立的并且嚴格個別化的。共同實施行為的任何人只應該對自己的行為并在自己的罪過限度內承擔責任。”
“按照一般規則,一人存在的行為客觀要件(實施犯罪的方式、時間等等),如果是其他共同犯罪人的故意,則其他共同犯罪人應承擔責任。說明行為本身特征的主觀要件(特殊動機和目的),如果包括在其他共同犯罪人的故意之中,也應歸罪于其他共同犯罪人。但是,如果主觀要件完全與實行犯個人聯系在一起,則該要件僅歸罪于它的載體,而不論其他共同犯罪是否了解此種情況。”
從論者的觀點可以看出,幫助犯承擔刑事責任僅在其所幫助的實行犯的犯罪內,以與實行犯的共同犯罪為限。我國也有學者認為,共同犯罪人都應共同地對全部犯罪結果負責,但應限于共犯罪故意之內,非實行犯的刑事責任大小取決于實行犯的實行行為,換言之,非實行犯的刑事責任依附于實行行為。共同犯罪人刑事責任的范圍基本相同,但并非要求負同樣責任,應以其作用承擔,體現個人負責的原則。
基于共同犯罪的整體性及共同犯罪人間的特殊關系、責任自負的個人原貝q有機結合的當然結論,對于幫助犯的刑事責任的范圍應當依附實行犯的實行行為,以實行犯共同故意為限。當然幫助犯與實行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參與程度、地位等是不同的,其承擔刑事責任也不應當是同樣的,這正是幫助犯從屬性與獨立性二重屬性的體現。
幫助犯的常規處罰是按照實行犯的處罰進行從輕或者是減輕處罰,因為幫助犯僅提供幫助,不是直接的犯罪行為實施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未遂的幫助犯,如果是沒有造成社會危害的,此時可以免除處罰,如果屬于未遂的幫助犯的,也應當免除處罰。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嚴重嗎?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持股協議需要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08如何分割婚訴訟中拆遷安置房
2020-11-21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范工傷保險行政案件審理
2021-02-06股權轉讓的流程大概要多久
2021-02-11股東借款能否抵押擔保
2020-12-18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交通肇事罪保險賠償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0-12-22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