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被提起公訴可以辯護么?
被告人進行自我辯護是被告人的法定權利,不僅可以自行辯護,還可以委托一至二名辯護人進行辯護。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二、種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32條、第33條和第34條,我國刑事訴訟中的辯護種類有三種:
1、自行辯護
自行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針對指控進行反駁、申辯和辯解的行為。自行辯護權與國家追訴權是同時產生的,任何公民一旦被追訴,進入刑事訴訟程序,就自動享有自行辯護權,進行上述辯護行為。自行辯護權貫穿于整個刑事訴訟,無論是在偵查階段,還是在審判階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可以為自己辯護。
2、委托辯護
委托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委托律師或其他公民擔任辯護人,協助其進行辯護。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3條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辯護人的時間具體又可分為兩種情況:
(1)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
(2)被告人隨時有權委托辯護人。
上述規定表明,我國《刑事訴訟法》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辯護人的選擇問題上遵循意思自治原則,即要否委托辯護人、委托何人做辯護人,均由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行決定。
3、法律援助辯護
法律援助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存在法定的情形,而由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辯護。因此,法律援助辯護是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為前提的,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經委托辯護人,那么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存在法律援助辯護的問題。我國《刑事訴訟法》第34條對法律援助辯護的情形和程序進行了專門規定,總體上講分為申請指派援助和法定指派援助兩種情形,
如果司法機關發現了任何的違法行為后當事人也是可以為自己的罪行進行辯護的,那么當事人的辯護權也是國家賦予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權益,在進行辯護時也是需要辯護人將真實有效的證據提交至法院,如果說訴訟的當事人存在一定的經濟困難也是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
哪些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能拒絕辯護人為自己辯護嗎
被告人享有的辯護權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擔保協議
2021-02-10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國家承擔軍人傷亡保險的資金
2020-11-15如何使保險公司的責任免除條款真正的免除保險責任
2021-02-11保險理財:如何選擇投資型保險?
2021-01-13選擇保險公司三要素
2020-12-10土地承包后可以轉包嗎
2020-12-21承包地可以隨便棄耕嗎,棄耕承包地的現象該怎樣處理
2021-02-10房屋拆遷補償,是“要錢”還是“要房”
2021-03-08南京拆遷安置房申請條件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