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存在比較普遍的車輛掛靠現象,如果發生交通事故,被掛靠單位是否承擔責任以及如何承擔責任,在審判實踐中分歧較大,筆者就遇到以下幾種不同的判例:被掛靠單位不承擔責任,認為實際車主并不是單位,單位對掛靠車輛無法實際控制;被掛靠單位在收取掛靠費的范圍內承擔責任;被掛靠單位承擔補充責任;被掛靠單位承擔墊付責任(多見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生效前);被掛靠單位承擔連帶責任;還有認定被掛靠單位與掛靠者為雇傭性質,由被掛靠單位承擔責任,掛靠者不擔責的情形(見過這樣的判例,但沒有親歷)。
筆者比較贊同被掛靠單位與掛靠者承擔連帶責任。
首先,掛靠車輛對外以被掛靠人名義從事民事活動,其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后果,當然應由被掛靠人承擔;
其次,掛靠關系造成了車籍不真實,被掛靠單位收取管理費或分享盈利;對車輛的運輸經營一般有相當大的支配權(包括:辦理營運證、工商稅務證照、繳納稅費;辦理保險;協助處理交通事故;組織進行思想教育和業務學習;如不交納有關管理費的有權辦理停業或注銷營運手續等等)。
再次,被掛靠人收取管理費,對掛靠車輛負有當然的管理義務。有種觀點認為,被掛靠單位只收取了很少一部分掛靠費,如果讓其承擔事故責任,顯得權利義務不對等,有失公平,應當只在收取掛靠費的范圍內承擔責任。這種觀點明顯是曲解了權利義務的對等原則,權利義務的對等原則簡單的等同于相等原則,被掛靠單位既已收取管理費,則其從中獲取了經營利益,依法亦應當承擔經營所產生的風險,方體現法律權利義務對等原則,如果僅在收取管理費的范圍內承擔責任,相當于沒有任何的經營風險,這是不符合法律原則的。
此外,掛靠人與被掛靠人往往以協議的形式約定被掛靠人免責的條款,這樣的條款只能約束其內部關系,作為他們內部責任追償的依據,對外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
綜上所述,筆者主張被掛靠單位與實際責任者承擔連帶民事賠償責任,這既符合法律的規定,也體現了保護弱者的立法精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賣房子?賣房的技巧有哪些
2021-01-14行政處罰再次違法,是否還可以進行立案受理
2021-02-17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6欠條沒有手印生效嗎
2021-01-02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