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共同犯罪中的實行犯在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中,從始至終都是按照自己的犯罪意志進行的,并沒有因為片面共犯的暗中幫助而強化或減弱其犯罪意志和行為。因此,應當根據其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對實行犯定罪處罰和追究刑事責任,并且要認真遵循主客觀相統一、罪行法定、罪責刑相適應等刑法基本原則。而不能因為片面共犯的存在,影響實行犯的定罪及刑事責任的承擔。
對于片面共犯的定罪及處罰應該遵循以下原理:
(一)定罪上,根據實行犯的社會危害程度,遵循相關原理,決定追究其刑事責任。由于片面共犯于暗中實施幫助行為,并非是刑法分則中所規定的獨立的犯罪行為,當其所實施的幫助行為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時,追究其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只能是按照片面共同犯罪的從犯論處,即以實行犯的從犯定罪處罰,追究其刑事責任。這樣,既不至于放縱這種特殊類型的犯罪分子,有利于社會安定,又不至于錯誤追究犯罪,輕罪重判。尤其重要的是將片面犯罪肯定為共同犯罪符合罪行法定主義的原則。
(二)量刑上,比照實行犯從輕處罰,具體案情具體分析。我國刑法第27條第2款規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片面共同犯罪中的實行犯,其社會危害性程度、刑事責任大小、罪行輕重都是影響、制約片面共犯定罪處罰的重要因素。只要實行犯的社會危害性達到足夠嚴重程度,就有必要對片面共犯以刑罰手段予以處罰。所謂“足夠嚴重程度”就是指實行犯所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其罪行達到了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甚至是死刑。如果實行犯的社會危害程度不是很嚴重,罪行較輕,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單處罰金,就應該謹慎處罰。
必須注意的是,對片面共犯進行定罪處罰或者追究刑事責任,都應當具體案情具體分析,全面考慮片面共同犯罪的各個細節,細致地分析片面共犯參與犯罪的程度、責任大小、罪行輕重等情節。概括的說,實行犯直接決定和制約著片面共犯的命運,二者之間是決定與被決定、制約與被制約的關系。
綜上所述,片面共犯理論的發展正是因為它在現實生活中的客觀存在,是實踐的需要。因而,片面共犯在我國刑法中得到肯定也是實踐的迫切需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才算群眾扭送
2021-02-28向農民工支付工資要提供工資單嗎
2021-01-22房屋拆遷中的搬遷費由誰支付
2021-02-11父母離婚誰是監護人
2021-01-04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保險公司可以隨意停售在售短期健康險嗎
2021-03-07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未經村民同意便將礦私自承包給別人違法嗎
2021-01-2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4土地轉讓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9拆遷安置補償沒有談攏,拆遷方可以強制拆房嗎
2021-02-04城中村能按照補償標準來賠償嗎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