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取貸款罪是如何處罰的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 之一 【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本罪與貸款詐騙罪、高利轉貸罪等相似罪名的區分
騙取貸款罪與貸款詐騙罪在客觀方面都表現為使用欺騙手段騙取貸款,區別點在于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對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目的,或者證明其非法占有目的證據不足的,只能認定為騙取貸款罪。騙取貸款罪與高利轉貸罪均設置在刑法的同一條中,兩罪主觀上均沒有非法占有貸款的目的,但在客觀行為上存在一定相似性。如果行為人騙取貸款以后再高利轉貸給他人,其行為就可能同時符合騙取貸款罪與高利轉貸罪,最終選擇適用哪一罪名,要綜合考慮行為人的違法所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損失等情節。對于造成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重大損失的,一般選擇認定騙取貸款罪,以突出犯罪行為的欺騙性和對金融秩序的嚴重危害性特征;如果沒有造成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重大損失的,行為人通過轉貸牟利的,一般傾向于認定為高利轉貸罪。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于2010年5月出臺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下稱《規定(二)》)第二十七條規定,凡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等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或者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等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或者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多次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的,以及其他給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情形(以上簡稱“四種情形”),應予立案追訴。
以上的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對于這種情況的話,一般是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對銀行的利益造成了比較大的損失的話,那么一般是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被辭退補償標準
2020-12-15冒名頂替勞動仲裁會受理嗎
2021-03-21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哪個快
2021-02-11經典涉外婚姻案例
2021-02-09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勸酒可能涉及到侵權嗎
2020-11-18人身損害賠償法全文是什么
2021-01-02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法院保全銀行卡的期限
2021-03-17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