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變態心理犯罪辯護權有嗎?
有辯護權的;
所謂辯護權,是指法律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據事實和法律,針對指控、起訴進行申述、辯解和反駁,提出證明自己無罪或者罪輕的材料和意見,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訴訟權利。
刑事訴訟法賦予當事人及其辯護人針對控訴而進行申辯活動的權利。
二、變態心理犯罪的分類
包括人格障礙犯罪與性變態犯罪。這類犯罪人在人格上明顯偏離正常,以致不能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其行為往往與社會的道德、法律規范相悖,易于造成犯罪。常見的變態心理犯罪有:反社會型、沖動型、施虐(色情)狂、露陰癖、縱火狂、偷竊狂等犯罪。 [2]
三、變態心理犯罪特點
變態心理犯罪人的特點是:思維和智力活動正常, 主要是情感和意志活動的障礙,即性格的極端性、情感的極不穩定性和意志行為的不適應社會性。變態心理的犯罪一般應承擔刑事責任,或視為有限制責任能力
四、變態心理犯罪人
變態心理犯罪人,“常態犯”的對稱.又稱“異常犯”。是指犯罪人類型之一。有廣狹二義。廣義指實施了刑法所禁止的行為的精神病人、神經官能癥患者、因先天或后天生理缺陷而心理異常的人、或因某一事件某一情境刺激而產生暫時性心理異常的人、具有變態人格的人。
1、心理特點:
(1)認知異常,缺乏辨認力,自我評價錯誤,出現幻覺;
(2)情感異常,情緒倒錯、不穩定、敏感;
(3)意志異常,自制力缺乏等;
(4)行為紊亂、不協調。
2、行為特點:
(1)無明確動機,或動機荒謬;
(2)行為后果常常是害人害己或害人不利己;
(3)行為前沒有預謀和準備,事后亦無隱蔽行為。
上述行為人并非都是法律意義上的犯罪人,是否應負法律責任還必須視各國法律對于責任能力的不同規定來確定。根據中國法律,如果因精神異常而不能辨認或控制其行為者無責任能力或僅有限制責任能力,如果行為人具有辨認能力或控制能力則應視為有責任能力。狹義特指具有變態人格并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這類行為人一般都有責任能力,對其行為應負法律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辯護權是被所擁有的權利,不管是什么案件都要以進行辯護同,但在辯護的前提下也是必須要有證據,這樣做出來的辯護才能得到法院的認可,從而受理自己的辯護意見,所以,在辯護的時候一定要從法律的角度去分析問題,這樣才能有機會勝訴。
有效辯護權的特征有哪些
如何保障律師辯護權?
被告人享有的辯護權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履行合同賠償要求怎么寫
2021-02-17中辦國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2020-12-21商標字體侵權能否要求賠償
2021-01-13繼承權可以放棄嗎
2021-02-28結婚有哪些正常收費
2021-03-08包辦婚姻效力有哪些方面
2021-01-10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
2020-11-15利差益
2021-01-17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