諒解并不能免除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如果人民法院判決有罪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怎么判斷交通肇事罪
(一)要看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過失
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可以構成交通肇事罪;如果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交通事故,則不存在罪過,因而不能認定是犯罪。
(二)要看行為人有無交通違法行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后果
行為人必須因交通肇事造成一定的后果,且對該后果負責的條件下,才能構成交通肇事犯罪。如果行為人的行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某種危害結果,但既沒有違法交通管理法規,主觀上也不具有過失,則應當屬于交通事故中的意外事件。
(三)交通肇事罪的處罰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什么是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通過調停人或其他組織使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溝通、共同協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議后,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對于和解協議,由司法機關予以認可并作為對加害人刑事處分的依據。刑事和解的目的是恢復被加害人破壞的社會關系、彌補被害人所受到的損害以及恢復加害人與被害人之間的和睦關系,并使加害人改過自新、回歸社會。刑事和解以被害人的利益保護為核心理念,以其對被害人、加害人及公共利益的全面保護為基本內涵,實現以較小的司法資源耗費,獲得較理想的實體性目標。
適用刑事和解通常有三種啟動方式:一是當事雙方自行提出達成和解的愿望;二是當事人雙方親屬、代理人、辯護人代為提出和解請求;三是司法機關對符合刑事和解條件的案件而沒有進行和解的,告知當事人可以進行和解。
刑事和解的受理,應由公、檢、法機關進行。受理后,應當審查是否具有刑事和解的必要性與可能性。經審查認為案件符合刑事和解條件的,辦案機關應告知雙方當事人。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費是由哪一方出的
2021-02-13抵押無效擔保可否免責
2021-03-08財產保全錯誤情形探討
2021-03-08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什么情況下借款人須購買保險
2021-01-29代為償還土地出讓款的還款協議是否有效
2021-01-23國有企業土地怎么轉讓
2021-02-26劃撥土地須經過哪些轉讓程序
2020-12-13土地流轉補償新標準是什么
2020-12-18拆遷發生糾紛是否可行政訴訟
2020-12-20房租拆遷導致燈損壞賠不賠
2020-11-16企業拆遷補償協議范本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