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幾年
刑法第133條明確規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這是交通肇事罪的第三檔法定刑,就是說交通肇事罪法定最高刑為有期徒刑15年。
(1)屬于構成交通肇事罪情節的逃逸行為致人死亡的,即交通肇事重傷1人以上3人以下負事故全部責任或主要責任,不但具有“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逃逸行為”,并且又造成了致1人死亡的危害后果的,應適用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死亡2人以上,應適用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這樣能夠體現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
(2)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應歸為“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中,適用“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應另行規定“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定刑。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認定
《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規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痹谡J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時應把握以下幾點:
1、因逃逸致死的對象必須是行為人交通肇事行為致傷的人,而不是其他人。
2、行為人對交通肇事行為致傷的人負有及時救助的義務,該義務是由于行為人的交通肇事這一先行行為,使法律所保護的“致傷的人”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處于危險狀態下而產生的義務,肇事者有能力實施救助而不實施救助行為致受傷的人發生了死亡的結果。
3、行為人對受傷人員死亡的結果持過失心理,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受害人死亡結果的心理狀態。這種過失的主觀罪過形式是對肇事者的行為認定為交通肇事罪的關鍵。如果肇事者明知不實施對受害人的救助行為會發生受害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將被害人帶離現場而逃逸,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發生的間接故意心理態度,則已超出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評評審費誰來承擔
2021-01-14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8公司分立無效的原因
2020-11-24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非法經營煙花爆竹犯罪嗎
2021-02-09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