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犯罪分子承擔刑事責任是對自身的違法行為所該受到的懲罰,于此同時并不能因此免除民事賠償義務,對受害人來說,采取法律手段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利益,如果罪犯因為無錢退贓款而不了了之,這對受害者來說是不公平的,這種說法在當今法制社會的今天是無法成立的,因為無錢償還并不可以也不能成為免責的法定理由。
在當今的法制社會,隨著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的不斷完善,“罪犯沒錢退贓款”的問題得到了更好的解決,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有關規定:“債務應當清償。如果當下不能立刻償還的,可一選擇分期付款的方式,但是必須經過債權力個法院的允許。但是,如果不是無力償還有不同意還債的,就該采取強制法律手段,比如通過法院判決歸還?!本C上所述,無論有錢沒錢,債務人都必須償還債務是無可厚非,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
從實際情況出發,如果出現債務人無力償還的情況又分為不同的兩種,解決辦法也有不同的兩種:一種情況是暫時無力償還,這種情況可以采取合理的措施。換種說法,如果屬于這種情況,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債務人可以采取分期償還的辦法,日積月累地償還債務,雖然時間的長短有點不如人意,但是總會有還清的一天,總的來說,分期償還比無力償還要好一些。如果情況再糟糕一些,也就說的是另一種,就是永久無力償還。對于這種情況,如果是永久無力清償的話,則表明債務人確定沒有能力償還,則只能就通過債務人的個人現有財產抵債來清償,也能一定程度上維護受害者利益,好過債務人無力償還導致受害者利益遭受巨大損失。
對于罪犯來說,法制社會法律有明文規定,刑罰的輕重適應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的輕重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的大小。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可作為從輕處罰的依據,有利于罪犯減刑。當然,如果當事人不予賠償,被害人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比如可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控訴,提請查封、扣押或者凍結被告人的財產。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法律規定如下:
如果被告人的犯罪行為給受害人所造成一定程度上物質損失,那么受害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受害人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可以,向相關法律機構起訴,如果有特殊情況,受害人親屬也可以按照法律規定起訴。無獨有偶,如果個人行為損害了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會收到法律懲罰。
對于罪犯沒錢退贓款的情況,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明文規定:人民法院在必要之時可以采取必要之法,在一定情況下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比如可以查封、扣押或者凍結被告人的財產來達到保全目的。
罪犯服刑期間發現漏罪該怎么處理
不當得利返還起訴狀范文
不當得利之債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員調崗不服從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15涉外婚姻離婚要怎么應訴
2021-03-04p2p非法集資判刑對職位有影響嗎
2021-01-31網簽可以作為抵押物嗎
2021-03-12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婚前財產沒有財產公證,離婚時怎么分割
2021-02-01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給繼子買房后可不可以要回來
2020-12-17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