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不能犯未遂算犯罪么?
手段不能犯未遂算犯罪。不能犯未遂是“能犯未遂”的對稱。簡稱“不能犯”。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行為人事實認識錯誤而不可能達到犯罪既遂狀態的一種犯罪未遂。刑法理論上以犯罪行為實際上能否構成既遂為標準所劃分的犯罪未遂類型。
主要特征是:
(1) 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2)犯罪行為在實際上不能達到犯罪的既遂狀態。
(3)犯罪行為在實際上不可能達到犯罪既遂狀態的原因,在于行為人的事實認識錯誤。
中國刑法理論中通行的觀點采納了犯罪未遂的這種分類,確立了不能犯未遂的概念,并認為能犯未遂與不能犯未遂的分類對量刑有一定意義,對不能犯未遂一般應較能犯未遂從輕處罰。
中國刑法理論中通行的觀點采納了犯罪未遂的這種分類,確立了不能犯未遂的概念,并認為能犯未遂與不能犯未遂的分類對量刑有一定意義,對不能犯未遂一般應較能犯未遂從輕處罰。在不能犯未遂內部,中國刑法理論主要將之又區分為工具不能犯未遂與對象不能犯未遂兩種表現形式。至于外國刑法理論中在此之下,再區分為絕對不能犯與相對不能犯等層次,中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這樣區分過于繁瑣,而且也難有明確的標準而不易掌握,實際意義也不大,因而不再作這種劃分。
中國刑法理論認為,不能犯未遂與能犯未遂一樣,都是同時具備了主觀罪過和客觀犯罪行為這兩個犯罪構成中最基本的因素,二者的齊備和內在統一,決定了不能犯未遂也具有相當程度的社會危害性。這種主客觀要件的統一及其所決定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就是不能犯未遂案件構成犯罪及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科學根據。但該分類具有邏輯上的內在矛盾,只在司法實務界和一些原蘇聯法學院派還繼續沿用,目前的理論界(司法考試觀點及最新德日刑法理論)已摒棄。
根據最新的司法考試理論,即溫和客觀主義理論,不能犯未遂分類已經被摒棄。不能犯未遂已實際不存在,即不能犯未遂不再認為是犯罪;區分不能犯(無罪)和未遂(有罪但未遂)的核心為是否具有客觀的法益侵害的危險性,客觀能犯的情形已劃入具體認識錯誤的分類當中。
綜上,在我國不能犯未遂是否算犯罪主要看是否實施了手段,如果實施了是算犯罪的,是一種犯罪未遂的現象依然會受到法律的懲罰。小編建議各位朋友不要有犯罪行為和犯罪心理,如果遇見了什么事情都可以通過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怎么計算刑事犯罪追訴時效
如何斷定是單位犯罪,單位犯罪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能否引入新股東增資
2021-02-02多人出資成立的公司性質是什么
2020-12-15交通事故訴訟的證據有哪些
2021-02-03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辦結完
2021-03-25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競業協議補償金標準
2020-12-01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酒后駕車保險公司需要理賠嗎
2021-03-11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