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釋鏈接:
《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具體明確信息網絡實施尋釁滋事犯罪的兩種行為方式:
1、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的認定及處理
《解釋》第五條第一款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該款規定反映出信息網絡的工具性特征。實踐中需要把握以下兩點:
(1)如果利用信息網絡辱罵特定的個人,則可能存在尋釁滋事罪與侮辱罪的競合。如果辱罵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應按照《解釋》第九條的規定,依照處罰較重的罪即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2)要嚴格入罪標準。辱罵、恐嚇行為必須達到“情節惡劣”的程度,同時對社會秩序造成了現實的破壞。對于一些網民在網絡上發泄不滿,辱罵他人的,要重在教育,強化管理,一般不要輕易適用本款規定按犯罪處理。
2、在信息網絡上編造、散布虛假信息,起哄鬧事的認定
《解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信息網絡具有明顯的公共屬性和社會屬性。網絡社會已經與現實社會融為一體,成為現實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信息必然會對現實社會產生直接的、實實在在的影響。顯而易見,編造虛假信息并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進而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此類行為具有現實的社會危害性,應當以尋釁滋事罪追究刑事責任。
實踐中需要把握以下兩點:
(1)該款規定的“虛假信息”,不是針對特定的自然人而捏造的虛假事實,而是針對不特定的自然人或者單位、公共事件而編造的虛假信息。如果針對特定的自然人,捏造損害其名譽的虛假事實,并在網絡上散布的,應當適用《解釋》第一條的規定處理。
(2)“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主要是指導致現實社會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網絡空間是現實社會的組成部分,行為人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虛假信息,起哄鬧事,在導致網絡秩序混亂的同時,往往會導致現實社會公共秩序的混亂,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歷造假單位是否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1分紅股和原始股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企業并購需要哪些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下設子公司是否屬于公司分立
2020-12-05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監獄假釋以后多久出獄
2020-11-17農村房屋贈與無協議書有效嗎
2021-02-23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醉酒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進行理賠
2021-02-03選擇保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29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