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1、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單位決策程序,是它與自然人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進行的犯罪相區別的重要特征。因而,單位內部成員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同時按照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必須為了單位的利益。單位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歸單位所有,即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對象是本單位或者本單位的多數員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如果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那么這種情況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
2、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
3、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或者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單位只對其在業務范圍內或與業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的行為負責。如果行為與單位業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之內,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刑法》
第三十條?【單位負刑事責任的范圍】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是以單位名義犯罪的。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遇到“未批先占”該如何維權
2020-11-22行政執法機關能否聘用企業法律顧問
2020-11-15乘客請求賠償的依據
2021-02-06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中止探望權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1-01-12兩高聯合出臺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2021-02-08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保險費的特性有哪些
2021-02-2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有什么內容
2020-11-29企業內部承包合同會不會受勞動法調整呢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