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刑法第26條規定:“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這是我國刑法關于主犯的法定概念。根據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將主犯分為兩種,即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以及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究竟如何認定共同犯罪人的作用是主要還是次要,在具體司法實踐中經常發生混淆甚至錯誤,這就必然導致主犯與從犯認定中的隨意性,并進而影響到罪刑相適應原則的適用。我們認為,概括來講,所謂“起主要作用”是指共同犯罪人對共同犯意的形成、共同犯罪行為,以及共同犯罪的危害結果所具有的決定性作用。根據刑法中“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我們可以分別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具體說明這種決定性的作用。從主觀上來看,主犯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促成共同犯罪故意,并使之強化。具體而言,包括:(1)發起共同犯罪的犯意,即共同犯罪中的造意行為或教唆行為。由于這種行為是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根本原因,其對共同故意的決定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2)策劃共同犯罪的行為,即選擇犯罪目標、制定犯罪計劃的行為。它包括制定共同犯罪行為的計劃,以及制定行為實施后如何逃避刑事責任的計劃。共同犯罪與單獨犯罪一樣,也有預謀與突發之分。有預謀的共同犯罪通常更易達到既遂,因為共同犯罪行為實施之前的策劃行為避免了共同犯罪人的盲目行動,為犯罪既遂奠定了基礎。此外,通過實施犯罪行為之前的策劃行為,在心理上堅定了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意志,這也是策劃行為不可忽視的一個功能。從客觀上來看,主犯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對共同犯罪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起的決定和推動作用,包括:(1)糾集共同犯罪人。二人以上共同實施犯罪行為,這是共同犯罪的最基本條件,是成立共同犯罪的前提。(2)指揮共同犯罪人的行為。無論是簡單共同犯罪還是復雜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還是犯罪集團,要想使犯罪行為構成既遂,協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為,使其有效地作用于犯罪對象是必不可少的,實施指揮行為的人無疑屬于主犯。(3)共同犯罪的積極參加者和主要實行者。這類共犯在共同犯罪中雖然不擔任組織、指揮、策劃的職能,但是他們實施犯罪行為的積極性明顯高于一般共同犯罪人,應認定為主犯。(4)對犯罪結果起決定性作用的共同犯罪人。將主、客觀兩方面的作用相結合,就可以準確地認定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我國刑法第27條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從這個法定概念可以看出,從犯包括兩類共同犯罪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修高速公路占地補償標準
2021-03-05退休人員勞動關系的問題一般是怎么處理的
2020-11-24隨意傾倒危險廢物構成環境污染罪怎么處罰
2020-12-09本案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是有效的嗎
2021-03-17家暴離婚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5婚姻自由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9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人壽保險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未到期保險離婚如何分割
2021-02-03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