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的嫌疑人被已經掌握一定證據的公安機關抓獲之后都會經歷審訊的法定環節,公安機關都會為了讓嫌疑人主動認罪而使用各種符合規定的手段訊問,但是嫌疑人如果認定自己沒有犯罪就自然不會接受機關的指控。那么,犯罪嫌疑人在中國可以有沉默權嗎?
一、犯罪嫌疑人在中國可以有沉默權嗎?
2012年修訂的中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 所謂“默示的沉默權制度”,就是說,相關的法律規定沒有明確使用沉默權的字樣,但是從法律的有關規定中可以推斷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應該享有沉默權,如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中“反對強迫性自證其罪”的規定。所謂“明示的沉默權制度”,就是說,相關的法律規定明確使用了沉默權的字眼,而且要求司法和執法人員必須事前告知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依法享有沉默權,如美國的米蘭達告知規則。由于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八條保留了“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的規定,所以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訊問時無權保持沉默。雖然我贊成把“如實回答”的規定從刑事訴訟法中刪除的主張,但是既然立法者選擇了保留,那就必須做出合理的解釋。一個法律中的規定不能出現前后矛盾的情況。因此人們不能解釋說,刑事訴訟法一方面規定偵查人員不能強迫犯罪嫌疑人做出有罪供述,一方面又規定犯罪嫌疑人必須如實回答偵查人員的所有提問。前面的含義是可以保持沉默,后面的含義是不許保持沉默,這是自相矛盾的。筆者認為,對于上述規定的合理解釋是: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可以選擇回答,也可以選擇沉默,但如果選擇回答,那就要如實陳述。換言之,犯罪嫌疑人有沉默權,但是沒有說謊權。
中國已然在法律上確立了默示的沉默權制度,但要使之從應然的制度轉化為實然的制度,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在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的解釋性規定中,應該明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權在接受訊問時保持沉默;其次,司法機關要進一步完善與沉默權有關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明確規定何種情況下獲得的口供必須排除,而這就可能要借助司法判例,譬如由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指導性案例;最后,偵查人員要轉變觀念,強化人權保障意識,堅持依法辦案原則。一言以蔽之,讓中國式沉默權制度名副其實,那是必須的。
目前我國刑事訴訟方面的法律規定中已經明確將嫌疑人的沉默權確定下來,這也就是說嫌疑人如果覺得有必要保持沉默以維護自己的權利就可以在公安機關審訊的時候不需要回應任何的提問。
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救助合同(2020)標準格式
中國馳名商標認定的方式和要求是什么?
中國婚姻法結婚年齡是多少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相鄰權糾紛與時效有否關系
2020-12-20未成年做臨時工犯法嗎
2021-03-15在北京找律師不要找哪一類
2021-02-10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會死嗎
2021-03-23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