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什么時候判處緩刑
根據現行《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第七十四條明確規定,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這就是說,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一是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法院認為不關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會;三是罪犯不屬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
對于符合適用緩刑條件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懷孕的婦女;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刑法明確規定必須適用緩刑,這體現了以人為本和人道主義精神。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被判處緩刑需要坐牢嗎
緩刑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并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緩刑考驗期限,應當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所謂判決確定之日,即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它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提出上訴、抗訴的一審判決的法定上訴、抗訴期滿的第2天;另一種是第二審人民法院判決確定之日。判決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緩刑考驗期限。因為羈押期限能折抵刑期,而緩刑考驗卻不是刑期。
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一審宣判后,已無須再予關押。如果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并通知有關的公安機關,待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再依法由公安機關將犯罪分子交其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考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相應的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死刑減刑的情況一般是存在的,并且在一定條件束縛著,來說如果符合法定的減刑情況一般是可以減刑的,也應當適用減刑條件。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會影響孩子嗎
2021-01-21強制執行債權文書公證程序
2020-12-26民事審判中發現刑事罪怎么處理
2020-12-30行政機關賠償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10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開車撞了人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03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別光知道交錢你的車投的都是什么保險你真的了解嗎
2021-02-03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用益物權不屬個人遺產能不能繼承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