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20日,向陽生產大隊7隊(甲方)與同一人民公社的立新生產大隊5隊(乙方)簽訂了《斢換山林協議書》。協議內容:“一、為了便于管理山林和土地管理,特有乙方在竹絲源一帶的竹山與竹林五處,同意換給甲方管理和管業;二、原有甲方的山林(杉木),其中高石礦對面原××隊種植的土地杉林一塊,白毛糙沿漕半截山和原某某某的山林經甲方同意換給乙方管理和管業;三、雙方斢換以后均由各方管業和耕種,不得隨便更改協議書;四、山林斢換以后,永遠屬各方管業,但以后出現其他爭執,由原方負責處理解決”。協議書上有甲乙雙方有關人員及公社駐隊干部的在場簽字和雙方生產隊、小隊印章。后甲乙雙方依照協議各自對互換的林地予種植、管業。2010年8月,雙方又對斢換的林地申請了經營權變更登記,領取了新的《林權證》。2011年,因采伐白毛糙山場杉木,乙方與同行政村的另一村民小組發生了林地界線爭議。其爭議經所在鄉政府調處一直未果。遂乙方以甲方為被告,認為其沒有履行《斢換山林協議書》第四條約定的義務,構成違約,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解除斢換山林協議。
【分歧】
對該案審理,有三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該案不屬于民事爭議,理由是斢換的林地已進行了經營權變更登記,原告現要對斢換協議毀約,須重新確權,變更登記,應當告知其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解決。
第二種意見: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理由是斢換協議已履行,斢換的林地經營權也進行了變更登記,斢換協議已被終止。協議終止產生的法律后果是將使協議關系向將來消滅,并不產生溯及力,不產生恢復原狀的法律后果,故原告之訴無證據支持。
第三種意見: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但理由是山林斢換協議屬履行期間,協議的權利和義務未終止。協議第四條關于“以后出現其他爭執,由原方負責處理解決”的內容與法相悖,被告不構成違約,原告毀約理由不充分,訴訟請求不應予支持。
【評析】
小編同意第三種意見,理由如下:
一、林地斢換協議合法有效
農村承包林地斢換也稱互換是指林地承包方之間為方便種植或管理需要,對承包林地進行交換,同時交換相應的林地承包經營權的民事法律行為。農村林地承包戶之間互換林地的現象較為常見。本案林地斢換發生在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剛拉開序幕,農村土地正由“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所有制形式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形式過渡時期,為便于插花山林和土地管理,有利于林農生產,兩生產隊在經各自發包方備案同意、主管人民公社批準下,雙方協商,自愿將各自所承包的林地及其經營權互換,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其行為也順應當時農村土地改革發展方向,雖然不是在同一集體經濟組織互換,但在當時農村土地流轉取于初始階段、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土地流轉不規范的情況下,沒有違背國家當時農村林地管理的法規和政策,未損害其他集體和個人的利益,也未改變斢換林地的用途,并已履行了30多年,故斢換協議當屬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
二、被告行為不構成違約
承包地互換糾紛的違約責任,是指承包地互換合同不履行而應承擔的責任。本案原告認為被告沒有履行《斢換山林協議書》第四條關于“以后出現其他爭執,由原方負責處理解決”的約定,屬違約行為。但如果對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案情認真仔細的分析,則不難確定原告的指控并不成立。一是林業部第10號令《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第四條規定:“林權爭議由各級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決定。林業部、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人民政府設立的林權爭議處理機構按照管理權限分別負責辦理林權爭議處理的具體工作。”林權爭議包括林木、林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斢換山林協議書》第四條關于“以后出現其他爭執,由原方負責處理解決”的約定,明顯與此規定相抵觸,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之規定,當屬無效條款;二是2010年8月雙方對斢換的林地經營權均已變更登記,并各自領取了新《林權證》,現原告與其他集體組織發生林地界線爭議,從林權證登記的業主及爭議林地實際使用及經營的業主看,被告均不是其爭議的當事人,無責任和義務去“負責處理解決”;三是被告對所發生爭議的解決已做了大量的協助工作,只是沒能達到糾紛解決的實際效果,但被告已盡其努力,再指責被告未“負責處理解決”爭議,幾乎強人所難,于理不符。
三、原告訴訟請求于法無據
《斢換山林協議書》第四條關于“山林斢換以后,永遠屬各方管業”的內容,當屬協議關于林地斢換期限的約定,即斢換期限是永久性斢換。但永久斢換協議效力直接對抗了主合同----即發包合同,故超過林地法定承包期的斢換是無效的。中發[2001]18號文件《中共中央關于做好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工作的通知》規定,土地流轉期限不得超過農戶承包土地的剩余承包期。互換是土地流轉的一種方式,根據中央文件的規定,林地互換期限不得超過農戶承包林地的剩余承包期。我國土地承包法及物權法對土地承包期規定為耕地30年;草地30至50年;林地30至70年,即本案原被告林地斢換可達70年。原被告雙方雖然對斢換林地的經營權進行了變更登記,但變更登記只產生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法律后果,并不是協議的權利義務終止,所以,原告請求解除協議,理由不充分,無證據支持。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三)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之規定,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公司應該給交保險嗎
2020-12-14工商公示內容有假如何處罰
2020-12-09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單方想離婚要怎么辦理
2020-12-06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什么是保全
2021-03-03“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