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謀殺主犯與從犯怎么量刑?
在謀殺犯罪中,如果是共同犯罪,那就可能會有主犯與從犯之分,這時便要區分主犯與從犯,因為主犯與從犯在謀殺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根據情節輕重需要承擔不同的刑事責任,量刑也不同。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五條 【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第二十七條 【從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六十一條 【量刑的事實根據與法律依據】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
二、謀殺犯罪如何認定?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之前提。
2、客觀要件
(1)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以構成。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
(2)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即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行死刑、正當防衛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死”,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定。
(3)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3、主體要件
故意殺人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我國刑法分則規定的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體。
4、主觀要件
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上述知識為各位讀者簡要回答了一下關于“謀殺主犯與從犯怎么量刑”這個問題,主犯與從犯的區分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特別是在刑事犯罪中涉及到謀殺,要非常謹慎的區分。大家如果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法律問題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商業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涉外結婚怎么辦理結婚證
2021-03-10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農村開墾出來的荒地可以辦理流轉嗎
2021-01-27違建,危房,舊房的拆遷都沒有補償嗎
2021-02-25高速公路紅線內是否一定要拆遷
2020-11-25誰有權分割公房的拆遷補償款
2020-11-25公有房屋拆遷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1-01-18怎么樣的房產糾紛可以向法院起訴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