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家人對土地的歸屬有糾紛,土地征收補償征收方直接不發合法嗎?
土地征收補償款是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過協商后進行分配的,如果兩家人對土地歸屬有異議的,直接不發征收補償款是不合法的。
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三條 承包地被依法征收,放棄統一安置的家庭承包方,請求發包方給付已經收到的安置補助費的,應予支持。
第二十四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但已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備案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政府規章對土地補償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辦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征地補償費分配糾紛怎么處理
征地補償費分配糾紛:
(1)土地補償費的歸屬糾紛。一般情況下,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的歸屬不易發生糾紛,容易引起糾紛的通常是土地補償費的歸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第1款的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10條的規定,如果村內有兩個以上集體經濟組織,則它們之間就可能因征收補償費的歸屬發生爭議。
對于此種爭議應如何解決,《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并未做出明確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其成員間分配土地補償金糾紛。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其成員間分配土地補償金的糾紛是否屬于司法審查的范圍,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過去對此問題的復函、答復及立案庭意見也頗不一致。
(2)傳統觀念影響導致的分配權糾紛。調查顯示:當前征地補償費標準偏低,非常有限的補償費用成為村民爭奪的目標,每個人都想爭得更多的補償金,而排除他人參與分配,于是,借村民自治權利而剝奪他人的利益享有成為村民集體土地征用補償費分配糾紛案件劇增的主要原因。對于嫁城女、入贅婿等能否享有分配權、享有多大分配權,因無明確的法律依據,在實踐中各地各村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在行使自治權中處理的結果相差很大,有的明確不能享有,有的限定滿足一定條件才享有分配權,也有少數就給予分配權,但該分配權較同村組其他成員要小的多等,于是沒有享有分配權或沒有享有完全分配權的村民,以要求享有村民待遇為由,紛紛訴至法院,對該類案件因缺乏法律依據,在處理上隨意性較大,很難使當事人服判息訟,往往導致越級上訪或群體上訪事件的發生。
戶主變更。在家庭成員中,“第一輪”土地承包時為戶主的父母到“第二輪”承包時大部分戶主變更為子女,土地補償費分配時又由戶主到村民小組領取,這樣部分子女與父母在贍養問題上發生糾紛,以致父母向子女追索土地補償費。
(3)未被征用土地的戶主爭益。部分農戶的土地未被征用,至村(居)民小組分配土地補償費、房屋、土地補償費的再生利益或利息時,以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向村(居)民小組索取該利益,村(居)民小組實行差別待遇。
(4)其他:當事人認為其具有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卻被排除于分配范圍之外而產生的糾紛。
在分配土地補償時,多個農村集體直接的糾紛是無法避免,對此糾紛的解決辦法也不一致,要根據具體當時的場景來判定,在進行協商時雙方應當合理公平地進行分配,盡量避免沖突。
土地征收中對臨時占地有沒有補償?
“一戶多宅”土地征收補償咋計算?
土地征收補償不合理,信訪有用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察調查取證需要多久
2020-12-04錄制視頻添加了背景音樂算侵權嗎
2021-02-22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科創板上市條件
2020-12-14反擔保協議
2021-02-10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九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