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門討債會被判刑處罰嗎
上門討債屬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涉嫌非法入侵住宅罪,會被判刑處罰。
首先,私闖民宅是一個法律中規定的非法行為,指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即他人未經住宅主人許可或有權機關未依法定程序擅自侵入他人住宅的行為。
私闖民宅會承擔法律責任,但是有一個關鍵詞是“未經住宅主人許可”,所以是否是私闖民宅,需要執法部門去判斷。
而且是要債人員的話,是有正當理由進入民宅,如果沒有其他違法行為,比如暴力要債或是非法拘禁這樣的違法行為,報警一般會采取批評教育的方式來處理。
根據《憲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害公民的住宅,即公民住宅的不可侵犯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與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等權利一樣同等重要,同樣受法律的保護。
基于此,我國《刑法》規定了"非法侵入住宅罪",構成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
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二、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構成要件
本罪的構成要件。與其他犯罪一樣,構成非法侵入住宅罪也應當具備客體、客觀方面、主體、主觀方面的四個要件。
(一)客體要件
在國外刑事立法上,有的國家刑法將侵入住宅罪規定為對公共法益的犯罪,如德國刑法、日本現行刑法;多數國家將侵入住宅罪規定為對個人的犯罪。但在國內外刑法理論上通常都認為是對個人的犯罪。我國《刑法》把非法侵入住宅犯罪放在刑法分則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中,我們不難得出,本罪所侵犯的同類客體是國家對公民人身權利的保護。然而本罪侵害的直接客體,一直存在爭論,有人認為是居住權,也有人認為是住宅安寧權,目前以主張住宅安寧權為多。筆者認為,人身權是公民不可或缺的權利,而住宅的安寧權是從屬于人身權的,是住宅內成員特有的。公民的私人生活空間,尤其是住宅的安寧權,受法律保護,其真諦是私生活自由與安寧,因為家是私人生活的載體,是公民最安全、最隱秘、最獨立的天地,也是公民隱私權、財產權以及其他權利和自由的象征。住宅安寧權,是指公民享有的住宅和個人生活不受侵擾的人格權,包括個人信息的控制權、個人生活的自由權和私人領域的占有權。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為。“非法”是指違背住宅內成員的意愿,或者沒有法律根據。“侵入”主要指未經住宅權人同意、許可進入他人住宅,以及不顧權利的反對、勸阻,強行進入他人住宅。侵入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破門而入、翻窗而入,強行闖入等等。侵入的行為可以是公開的,也可能是秘密的,但是構成本罪并不以實施暴力為必要條件。“他人”是相對自己而言的,即自己不在該住宅內單獨或共同生活。對自己而言,親戚朋友的住宅也是他人的住宅,通過非法的手段侵入親友的住宅,也構成本罪。即使是曾經與他人共同居住過的,如婚姻存續期間曾共同共有的住房,離婚后已經分開另住,依法就成為他人的住宅。再如,兄弟兩人共同繼承父母的遺產房后,按約定分割了房產,對哥哥而言弟弟的房產即為他人的住宅,反之,對弟弟而言哥哥的房產即為他人的住宅。考察住宅時,不僅要考察所有權,而且還要考察實際居住權,如房屋已經租借給他人,所有權沒有轉移,但使用權已發生轉移,居住權亦已發生了轉移,所有權人非法侵入已經出租他人居住的住宅,也應構成非法侵入住宅罪。主體要件
(三)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侵入或不退出行為,違反了權利人的意思,或破壞他人住宅的安寧,而積極侵入或消極不退出,就構成非法侵入住宅罪。誤人他人住宅,一經發現立即退出,或者有正當理由必須緊急進入他人住宅的,不構成本罪。比如,發生火災,家中無人,無法征得同意,而消防隊員的破門而入,就屬于法律上的緊急避險。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上門討債會被判刑處罰嗎”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上門討債屬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涉嫌非法入侵住宅罪,會被判刑處罰。如果大家還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識,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開錯藥導致病危醫生是否承擔責任
2020-11-29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19疫苗質量管理存在安全隱患,部門可采取的措施
2021-02-10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收費停車場車被劃 保險公司不賠償應找保管人
2021-01-16承包的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1-02-20親屬代簽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有效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