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行為制度;功能;一般條款;規制
自由和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應有之意。然而,不正當競爭行為總是與之相應而生,它們不僅嚴重地損害了廣大誠實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權利,破壞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危及時常競爭機制,而且還會滋生腐敗,破壞商業道德,危害社會公共利益。鑒于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巨大危害,因此世界各國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立法規制。1896年,德國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反不正當競爭法》.1900年,《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的修訂本作國際公約和國際立法第一次對反不正當競爭做出了明確規定,我國在1993年制定了《反不正當競爭法》。
一.《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行為制度的功能
由于反不正當行為法保護社會公共利法益,在此前提下,它產生了如下功能
1.維系市場[1]
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大多都有反不正當競爭行為法或類似制度。1900年前后,世界主要市場經濟國家進入壟斷階段,市場本身固有的缺點與矛盾進一步顯現。市場經濟出現市場失靈的狀況和經濟危機,國家的干預成為必要。國家以強制和引導的方式來改變市場上的行為,乃至產業結構,就需要另一套法規,學者有時稱之為經濟法。[2]反不正當競爭法,現被歸入經濟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行為制度最能體其內在價值的一部分。
2.競爭公平性的維護[3]
反不正當競爭法作為維護市場經濟的法律,當然把維護公平競爭作為其目標之一,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一條明確提出“為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民法?!狈床徽敻偁幍男袨橹贫葘摹跋麡O”的保護。
3.規制不正當競爭行為
反不正當競爭法具有行為法的特性[4],通過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規制,從而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和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從而進一步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一般所謂的規制,是指對一定行為規定了一定的秩序,而起到限制作用。[5]與民法典的立法思維不同,民法典主要注重法典語言的精確,總體上為裁判法,法律是“給法官看的”[6],而反不正當競爭法總體上則是一種行為法,雖兼有裁判法的特征,但更要求法的內容通俗易懂,以便于市場主體預測自己的行為,按照法律的要求進行正當的競爭行為,以免受到法律的制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暴力到什么程度可以起訴
2020-12-21涉外離婚到哪兒去起訴
2021-03-032020年上海專利申請詳細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6孕婦騎電動車撞了機動車責任怎么擔
2020-11-28婚前隱瞞身體缺陷算騙婚嗎
2021-01-08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家庭財產保險在運作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8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什么是有權代理?
2020-12-19拆遷補償方案不公開發布,被征收人應當在哪兒查看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