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不認罪能判刑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犯罪嫌疑人不認罪的,如果犯罪事實清楚、犯罪證據充分的情況下,不妨礙人民法院作出有罪的判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訴訟法》
第二百條?在被告人最后陳述后,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犯罪嫌疑人不認罪主要表現
1、被告人從被抓獲之日起就拒不認罪,此類現象在毒品案件中尤甚。審判實踐中,毒品案件一對一的特殊性致使定罪量刑主要依靠毒品買賣上下家的一致口供,缺少相應的實物證據。被告人心存僥幸,不愿如實供述,試圖逃脫刑罰的制裁。
2、被告人被抓獲之后如實認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又改變口供,不愿承認犯罪事實。有些被告人在被抓獲之初,迫于司法機關的強大壓力,承認了犯罪事實,但其內心深處不愿接受制裁,抵抗改造。在最初的慌亂之后,重新構筑了心理防線,抗拒法律。
3、在共同犯罪中,各被告人之間對作案分工合作的細節相互推諉,都不愿承擔主要責任。此種現象在搶劫、搶奪案件的庭審中頻繁出現。實施搶劫、搶奪案件的被告人文化程度相對較低,且多是同鄉、朋友關系結伙作案。在事發后,各個被告人為了減輕自身的罪責,都試圖將責任推給他人,以減輕自己的刑事責任。
4、公安機關在證據上存在較多瑕疵,致使被告人在公安和檢察階段都自愿認罪,但到了法庭上,經辯護律師指點,即反悔拒不認罪,主要表現在強奸案件上。由于被害人的多次陳述,均與被告人的供述不盡相同,致使被告人在法庭上認為不是強奸而是通奸。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犯罪嫌疑人不認罪的,如果犯罪事實清楚、犯罪證據充分的情況下,不妨礙人民法院作出有罪的判罰。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人致人輕微傷要賠多少錢,一般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5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2-16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2-28犯人羈押期間家屬可以進行探視嗎
2020-12-21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一個負刑事責任從抓到審判要多久
2020-11-11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