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市區(qū)集體土地征收補償工作,切實保護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fā)〔2004〕28號)、《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fā)〔2006〕31號)和國土資源部、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征地區(qū)片價公布實施工作的部署,結合我市實際,經市政府同意,決定調整我市市區(qū)征地補償標準。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本標準適用于上城區(qū)、下城區(qū)、江干區(qū)、拱墅區(qū)、西湖區(qū)、濱江區(qū)行政區(qū)域范圍內征收集體土地涉及的補償。
2、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四項費用。具體為:
(1)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實行“征地區(qū)片價”,其中安置補助費標準統一為4.5萬元/人。
(2)青苗補償費按照“有苗補償、無苗不補”的原則,按當季作物的產值計算。
(3)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按照其實際價值計算。
3、征地區(qū)片范圍以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公布的市區(qū)征地區(qū)片分布圖為準。
4、除林地外,在對被征土地進行補償時不分地類均采取同一補償標準。
5、安置方式分為開發(fā)性安置和貨幣安置兩種。對撤村建居村(經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同意采取貨幣安置的除外),及經市政府批準實行開發(fā)性安置的建設項目征收非撤村建居村土地(林地除外)的,應執(zhí)行開發(fā)性安置的補償標準。除以上情形外均執(zhí)行貨幣安置的補償標準。
6、需要安置的被征地人員數量(包括參加“雙低”養(yǎng)老保險和失業(yè)保險的人數)均按照被征收集體經濟組織平均每畝耕地上的農業(yè)人口數量乘以被征收土地面積計算,但原則上不超過以下標準:一級區(qū)片為2.6人/畝;二級區(qū)片為2.2人/畝;三級區(qū)片為1.8人/畝;四級區(qū)片為1.4人/畝。征收林地的,按上述標準的1/2計算。
勞動年齡段內的農轉非人員在參保時的具體繳費標準,由市財政、勞動保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另行制訂下發(fā)。
7、青苗和地上附著物如有下列情況,一律不予補償:
(1)征地拆遷凍結通告發(fā)布后突擊栽種的青苗、果樹,挖掘的魚塘和養(yǎng)殖的魚類,搭建的各類大棚等;
(2)征地拆遷凍結通告發(fā)布后突擊裝飾裝修的;
(3)不具有合法產權證書和其他有效證明的建筑物、構筑物,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性或暫保使用的建筑物、構筑物。
8、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拆遷按照本市征收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的相關標準另行補償。
9、各區(qū)政府(管委會)要對轄區(qū)內征地補償標準的實施情況切實擔負起監(jiān)管責任。有關單位、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不得以任何形式變相降低或提高補償標準,審計、監(jiān)察部門要加強監(jiān)督和檢查,發(fā)現上述情況,要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10、本通知自2009年1月1日起實施。2009年1月1日(不含)前,征收土地方案已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或已簽訂經濟補償安置協議的,其征地補償費用仍按原標準執(zhí)行;其他建設項目,其征地補償費用均按本通知執(zhí)行。
原征地補償安置有關規(guī)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準。前發(fā)市政府《關于杭州市市區(qū)征地綜合補償標準的批復》(杭政函〔2002〕148號)同時廢止。
11、本通知由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根據有關部門的規(guī)定,每個人會有4.5萬元的補償,其他的農田以及房屋補償則是不算在其中,另外有具體的規(guī)定,還需要詢問當地的拆遷部門,希望大家如果在面對不合理的拆遷補償時,不要意氣用事,而是利用合法手段去解決問題。
二、征地補償費的計算方法
國家建設依法征用集體土地時付給被征地者補償所喪失的土地權利的費用。其計算方法是:
1、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征用其他土地的補償費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參照征用耕地的補償費標準,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具體規(guī)定。屬于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可按該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6倍計算,征用無收益的耕地不予補償。征用柴山、灘涂、水塘、葦塘、經濟林地、草場、牧場等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土地補償標準為該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
2、征用人工魚塘、養(yǎng)殖場、宅基地、果園及其它多年生經濟作物的土地,按鄰近耕地補償標準計算。
3、被征用土地的青苗補償費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
4、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自行制定。參照建筑造價折多少,補償多少。
5、征用城市郊區(qū)的菜地,用地單位應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繳納新菜地開發(fā)建設基金。標準為:百萬人口的城市,每征用一畝菜地,繳納7000-10000元;50萬以上不足百萬人口的城市每征用一畝地,繳納5000-7000元;不足10萬人口的城市,每征用一畝菜地,繳納3000-5000元。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根據以上標準,確定自己的標準。但不得超出以上標準限額。
隨著國家大力發(fā)展基建工程,很多土地被征收被國家使用,因此征地補償是相關政府部門人員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如何合理的補償老百姓,確保國家大力發(fā)展的同時也不影響老百姓正常的日常生活。相關法律也是一而再的完善征地補償費的計算方法。
征地補償協議書是怎樣寫的?
2020拆遷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賠償是法定賠償嗎
2020-11-11股東不配合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06股權激勵是一種融資嗎
2020-11-15商帳追收的特點是什么
2021-01-04設計合同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1-02-252011誤工費標準:誤工費到底怎么算
2021-01-20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繼承遺產需要繼承債務嗎
2020-11-11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沒有房產證只有購房合同可以保全嗎
2021-03-18勞動合同終止爭議的解決方式是什么
2020-12-29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guī)則
2020-12-27年輕白領必須走出的保險誤區(qū)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