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民事賠償案件審理的難度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是法律適用難。反壟斷法的條文具有高度概括性,此為各國立法之通例,對關鍵性的操作術語,反壟斷法往往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如反壟斷法第十七條規定,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屬于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但何為不公平價格,法律并未作出確切解釋,需要結合具體的案件和市場數據來界定。在訴訟當中,原被告雙方往往出于不同的利益需要分別作出對自己有利的解釋。反壟斷法在立法上的開放性賦予了反壟斷制度的一種內在靈活性和演進性,與此同時,也給法官在適用法律方面帶來寬泛的解釋權和自由裁量權。
二是經濟分析難。評估一項壟斷行為的市場效率需要復雜的經濟學分析,對一些問題經濟學理論本身也有爭議,如一項具體的經營者集中行為,究竟是促進了市場競爭,提高了市場效率,還是阻礙了市場競爭,降低了市場效率,在經濟學理論上可能就存在爭議。在對壟斷事實的認定中,法官通常要求當事人提供專家證言或者書面研究報告,而對爭議事實的論證過程,基本上都是圍繞經濟學問題展開,對法官的判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壟斷損失的計算上,經濟學家在對有限的市場數據進行收集的基礎上,運用理論的抽象和假定分析得出的結論與客觀事實肯定是有差異的。因此,對壟斷損失的計算也很難有嚴格的精確性。
三是原告勝訴難。在法律沒有就反壟斷法的證明責任作出特別規定的情況下,原告須證明被告有壟斷行為、原告有損失、原告的損失與被告的壟斷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才有可能獲得勝訴結果。但就舉證責任的承擔而言,由于原告并不掌握被告的經營情況,因此,要以翔實的數據證明被告的壟斷行為并非易事。
從法院的角度來說,由于反壟斷法不僅涉及原被告雙方企業或個人,還涉及整個行業的競爭狀況,要認定被告的行為構成壟斷并就損失賠償的數額提出裁判意見,必須極為慎重。因此,反壟斷案件審理的時間可能很長,這無疑提高了原告的訴訟成本,比起在取證、資金實力均占優勢的壟斷企業而言,原告并不占優勢。
以上便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您問題復雜,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債權人可以申請企業破產嗎
2021-03-08訂金與定金的差別有哪些
2020-12-14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如何書寫開發房地產協議書呢
2020-11-25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汽車丟失保險公司理賠手續
2021-01-20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機動車損失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1-01-05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范
2021-02-15